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去年秋天,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了韩国天安市,利用短短的五天时间在大韩幼儿园和世中幼儿园参观、学习和交流。大韩幼儿园是一所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资深私立幼儿园,而世中幼儿园则是一所公立幼儿园,它们代表了韩国现行学前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通过这次学访活动,我们对韩国的学前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2.
李雪 《课外阅读》2011,(2):232-232
班上的劳动工具一直是摆放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的,我在教室里例行检查时,发现教室前面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后面则截然不同了。班上的条帚总是七歪八扭的挤在一个角落,簸箕和垃圾筒放在一边,最让人看不下去的是那两只拖把,脏是必然的,总是横七竖八、东倒西歪。  相似文献   
43.
漂亮的背篓     
李永永 《早期教育》2007,(11):18-19
背篓是一种常用的劳动工具.主要出现在南方丘陵或山区。湖南湘西一带的背篓较为典型,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背篓特别漂亮。山里人眼里背篓如沙漠的骆驼、江河的船舟、北方人用的手推车等。它主要是用竹篾编扎而成的.不同用途的背篓编织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一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4.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技术成为破解劳动教育发展问题的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劳动工具的优化升级和劳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劳动教育本身也包含技术性的内涵、教学策略和实践指导.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应借助技术对劳动教育观念"误区"进行修正、优化劳动教育课堂、构建三方联动的劳动教育阵地.国家、政府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关注点,学校和教师抓好劳动教育主阵地,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构建三方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是技术赋能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5.
玛丽深深地给我和约翰尼鞠了个躬,充满歉意地说:真对不起,到底还是迟到了1分钟。细节一:玩游戏也要节约子弹我租住的是一座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  相似文献   
46.
林红 《早期教育》2009,(4):33-33
一、关于教材的选取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纲要》的理念在不断地转变着我们的课程观、儿童观,孩子们讨论的话题、社会事件、自然和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及事物间的关系都被我们拿来做了教材,努力实践着陈鹤琴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刷子作为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劳动工具。也被我们充分挖掘,成为幼儿活动的教材。  相似文献   
47.
设计意图:拖把是劳动工具,当保育老师拖地时,幼儿看着地上留下的拖把痕迹热闹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拖把拖出了一条小路,有的说拖出了一个大圆,有的说拖出了一个棵小树……拖把让孩子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幼儿对拖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何不将拖把搬上课堂,让幼儿尽情玩乐、尽情创意。  相似文献   
48.
黄震  柴钰丰 《百科知识》2011,(22):63-64
提到冷兵器,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十八般武器,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当然,这些武器并不能包括种类繁多的古代兵器。冷兵器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猎等劳动工具演变而成,随着战争及生产水平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49.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快,促进现代化生产力系统中的诸要素发生了以下变化:劳动者——从一般的文化型劳动者转变为掌握大量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其劳动以知识创造、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劳动工具——以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加速着现代工业和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进程,智能机器系统将人从事的物质生产过程转变为信息生产和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0.
数学概念好比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所使用的工具一样,离开劳动工具,人们就无法从事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更谈不上生产什么劳动产品或创造什么劳动成果了。就是说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学生进行解题的依据,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载体。一般说来,它的产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的反映得到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