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69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朱亚梅  陈曦 《海外英语》2014,(12):214-215,221
《欢乐之家》(1905)、《纯真年代》(1920)和《伊坦·弗洛美》(1911)是伊迪斯·华顿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部作品。前两篇描述的是旧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后者则是以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为背景。通过对这三部作品里有关婚恋风俗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风俗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02.
勒·克莱齐奥曾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同情儿童,热爱儿童,因而写了大量儿童题材小说,如《金鱼》、《少年心事》和《乌拉尼亚》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03.
在《灿烂千阳》这部作品中,胡塞尼用近乎残忍的悲情文字叙述了玛丽雅姆苦难的一生,而定格她悲剧人生的恰恰是她的父亲扎里勒。作者以"非善"反衬"本善",赋予其人性中闪耀着哪怕是一点点儿脆弱的善,再虚伪、再险恶的人性,究其本真,始终是向善的。  相似文献   
504.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位古稀之年的犹太知识分子赛姆勒先生三天的生活经历。贝娄以文本为媒介,通过叙述赛姆勒先生生存的历史环境,分析了文本与历史的互动关系,思考了赛姆勒先生社会身份缺失的原因,阐明了赛姆勒只有通过“自我形塑”才能走出历史的阴霾,重获身份的回归,最终找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小说通过描写赛姆勒先生的成长过程,隐喻了贝娄对历史事件的明确态度,彰显了浓郁的新历史主义色彩。同时,为迷茫的现代知识分子走出生存困境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05.
结合例题指出学生在处理化学平衡问题时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对学生解答误区的产生进行剖析.提出了恒温恒容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不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体系中有固体或液体存在时,平衡的移动可能会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和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对组分含量的影响不一定相反;不能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6.
于成 《新闻界》2023,(5):28-40
本文根据基特勒和恩斯特的媒介理论,梳理出一种区别于传统史学、诠释学的媒介考古学方法论。在认识论层面,媒介考古学不再采纳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转而关注与人类认识论相并立的媒介认识论;不再以人类的感官为尺度,而是从媒介装置的微观时间登入真实域。在方法论层面,媒介考古学不仅把媒介装置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也把它作为建构考古学的主体。媒介考古学所要揭示的技术知识或媒介知识,既不是人本主义诠释学所阐释的技术文化,也不完全是科学知识,而是媒介自身的时间性运作过程:一是新媒介对旧媒介的“去语义化”运作;二是非话语性运作构成大众传媒文化之基底。从媒介时间性审视世界的媒介考古学学术书写策略,可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化如何以装置运作的规则性为条件。  相似文献   
507.
技术宰制成为当今社会的背景性特征,在这种环境下人的主体性受到极大的制压。媒介技术作为一种“双重技术”,对主体的影响尤为深远。基特勒指出,主体从属于媒介且本就由媒介产生,其话语网络理论揭示了媒介通过制造话语的价值基点而影响人的认知方式,进而塑造人的存在方式。从对话语网络理论的审视,可以得到对主体更深刻的理解与技术何以宰制背后的根本机制。理解主体只是媒介的倒影,进而加深对媒介本体层面的认知与技术宰制对人的本质意味。  相似文献   
508.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著名作家阿贝尔·加缪关于荒诞问题思考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与《局外人》《卡里古拉》等共同构成了加缪的荒诞哲学思想体系。《西西弗神话》以西西弗这一荒诞至极的人物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其毫无意义的生活描绘,引出了一系列关于荒诞的思考,在赋予荒诞以全新的内涵和解释的同时,得出荒诞是人生命意义敌人的结论,为人突破生命困境——荒诞,提供了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