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日前,12位中国油画家以颇具新意的“型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他们的近作,以其作品表达为传统思维进行当代定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42.
本文将钱钟书翻译理论与以奈达为代表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贯通比较,把握二者各自翻译理论的价值精髓,从翻译的定义和相关基础理论、内容与形式、翻译的标准问题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提取了二者各自所代表的中西翻译理念的哲性相通之处,探索到了中西译届在翻译实践过程及研究中的普遍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教育的化境——释读庄子的“不言之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映万川,庄子以其独特的方式阐述了他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深化了教育的深度和厂度,其潜隐的教育思想也负载着中国教育的一脉传承。在此,笔者仅以一孔之见谈一谈庄子的“不言之教”。  相似文献   
44.
余光中和余秋雨,一个是台湾教授,一个是大陆学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满腔的热枕和深厚的底蕴,在各自的散文创作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和不俗的业绩,恰如文坛的双子星座,遥相闪烁,熠熠生辉。然而,由于个体风格特点所使,两人在散文创作中艺术构思方面也有不同凡响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5.
“一切绚烂终将归于平淡。”哲人泰戈尔一语道出:事物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平和而淡然、深邃而优雅的。教育亦然。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顺应、激发和引导生命,那么好的教育决不是暴风骤雨般灌注,而是和风细雨的滋润;决不是繁复浓烈的矫情,而是润物无痕的恬淡。  相似文献   
46.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其翻译实践仅以忠实和通顺作为翻译标准是不完全适用的,钱钟书倡导的"化境"论在翻译实践中要求译文与原文在风格和意境上对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文字转换,更适合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思想.相比传统译学的单一标准,"化境"论需要译者用多元化的标准来完成两种语言的情境转化.从而达到商...  相似文献   
47.
对于"无我之境"的渊源及内涵,学界已有许多精到的点评和分析,但对于其类型却至今无人涉足。笔者认为,"无我之境"其实有类型的不同,本文拟结合陶(陶渊明)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谢(谢灵运)诗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对"无我之境"的类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8.
钱钟书不仅是闻名海内外的作家、文学家,还是一位思想见解独到、实践活动丰富的翻译家。他提出的翻译"化境"理论极具争议又极富特色。他将典雅文言运用到翻译实践中足见其非同一般的汉语、西语功底。  相似文献   
49.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境界及其特点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境界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以生动的形象蕴涵或展示人的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充分展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属性和价值,并借此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性的拓展。从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境界的描述中,我们可归纳其所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50.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理想)是"化",由此出现了中国传统译论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化境说";通过解读《林纾的翻译》,追溯"化境说"的理论渊源、诠释其本质内涵以及它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