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庭筠其作涉及了许多风流浪荡之事。笔者通过对其诗文的寻绎、对其行为的剖析,认为温庭筠虽曾有过违背士人道德规范的行为, 但这并不能掩盖他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狂傲鲠直的人格特质,温庭筠身上有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士人风范。看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比较全面、公允地评价温庭筠其人  相似文献   
2.
陈琳的家世情况向来难以确考,但对其士人身份的体认却可从交游、经历、文章三方面进行.通过对这三方面材料的考辨,可以推知,陈琳大抵出身于陈寅恪先生所认为的儒家豪族,属于传统士人的典型.但由于时代与士风的嬗变,陈琳亦吸取了诸多寒门士族的观念与思想,从而成为具备一定新思想的传统士人典型.在豪门士族与寒门士族的发展斗争过程中,陈...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21):26-32
唐代以前,通常是"告"而不是"报"用来表示官方直接公开发布信息,不标明具体载体的、作为动词的"报"多表示口头的信息传递。实行科举制唐代的士人们结成朋甲,不仅成员中有了解朝政信息的两馆学士,而且与朝官权贵们交往密切,这使得朋甲里的士人们之间每日口头传播朝政新闻成为可能,所以,开元杂报应当是当时士人间口头传播朝政新闻的记录,其目的可能是为创作笔记小说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4.
启文是宋代士人在古文运动取得成功后依然保持骈体写作的一种应用文体.就使用频率而言,“至宋而岁时通候、仕宦迁除、吉凶庆吊,无一事不用启,无一人不用启”.几乎覆盖士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宋代启文的应用语境,是以科举制度和职官选任制度为基础所形成新型士人关系网络.这种新型的士人关系网络直接影响了宋代启文的发展方向及语体选择.宋代启文以应酬为核心功能,礼仪性得到充分强化,并展现着士人阶层所特有的文学才能.同时,宋代启文也深度参与着士人关系网络的建构.启文与士人关系网络之间的微妙互动,折射着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学风貌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蒋泽洪 《课外阅读》2011,(7):259-260
陶渊明、苏轼都是我国古代士人阶层有着代表性格的人物,他们的人格结构都是由心灵自救与社会拯救两种倾向构成,可以说“退”与“进”,“仕”与“隐”,自救与救世在他们身上交织在一起,都有着成为道家与成为儒家两种可能性的人格基础,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准确地反映了陶渊明、苏轼这种二重人格。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后期士人弃学经商,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士人于科举入仕之外,寻找一条既可解决生计,又可体现自我价值的新途径的尝试,它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大格局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双重制约,士人经商并未出现向近代商业资本转化的迹象,相反,却对原有的自然经济结构和宗族制度起着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文人高频率、集中的以“斋”为号是元代独有的现象,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道教对元代文人生存状态的的影响,二是异族统治下元代文人独特的士人心态,包括对老庄思想的崇尚及共同的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8.
赣州府立阳明书院创建于明嘉靖初年,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得以重建。该书院在兴国钟氏父子的主导下恢复发展,体现出官学化,同时强调道德教育与经世致用理念。随后,赣县刘景熙将其改制为赣州府中学堂,实现了从书院到学堂的成功转型,成为了赣南新学教育的开端。阳明书院的变革同时反衬出地方士人鲜明的本位属性,展示出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9.
东汉末年,天子成为了一种虚设。在国家政治混乱不堪之际,各处割据势力粉墨登场,扮演着或莽夫、或智士、或奸臣、或英雄的角色,在政治舞台上一一闪过。也许是走得太快,历史老人还未来得及拿起史笔将他们仔细记录在册,时间就已经到了三国鼎立的鏖战时代。于涛博士的《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一书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哲学、政治学积累将那段尘封的岁月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讲述史实的同时展现着独特的历史思考,体现着作者理智与性情的辉映,学养与智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学的嬗变,既表现为风格的流变、创作技艺的日臻成熟,也体现为情感的丰富与变迁。历代人都给予了王昭君特殊的关注,歌咏她的诗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相对而言,六朝诗人多“怜其远嫁”;唐代人多伤其“不遇”;宋人则多慰其失落;元代以后人们多颂其功业。在这一过程中,汉晋以来所确立的哀怨情怀逐渐被消解。这种情感的变迁是和时代思潮的演进、社会环境的改变及士人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