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况山 《文教资料》2007,(29):53-54
士族存在形态和士族政治,是研究中国中古时代的根本性问题。魏晋时期国家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是随着士族社会的兴衰而形成的。魏晋南北朝士族政治的坚强有力,也是根源于士族在乡村拥有巨大的社会势力及文化优势。所以本文探讨了魏晋时期门阀制度下士人的家族观。  相似文献   
112.
传统中国社会,家长在家庭空间内对士人童蒙时期所进行的各种道德训诫,其定位坐标依然是儒家之道,涵盖了一切以忠孝仁义为核心的伦理纲常以及群体观、社会观等价值观念,由此指导着士人去寻道并走向循道之实践。但由于受个体主观因素及社会外在环境等影响,士人践行中则出现了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弃道求存、以道抗势等多样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3.
蜀汉归晋后,巴蜀士情与魏晋朝廷之治蜀政策遂相互动,终因其政策转变而渐趋衰落。通过对蜀汉归晋后相关史实的分析,可以辨别此间态势。而同时期与巴蜀士情密切关联的巴蜀士人文学状况,也可通过对入晋蜀士今存作品载录情况的考察而得到其并趋式微的相关佐证。  相似文献   
114.
简牍的大规模应用使文化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迅速扩散,在简牍媒介的推动之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传播打破了贵族阶级的垄断,开始向平民阶层扩散。在文化传承模式上,私学的兴盛使文化不再是某个家族的专利,新结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在传播广度上还是在传播质量上都远较家族传承优越。简牍媒介的普及应用还推动了新的"士"观念的形成,并且在新士人群体内部形成一种鲜明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5.
元顺帝时期,在推行汉法、大兴文治的过程中,重视对士人政策的革新与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恢复科举,持续不辍;兴举学校,造育人才;选拔贤才,崇儒优士。这些政策显著提升了士人、尤其是汉族士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对于促进蒙元的汉化进程和维系元末政权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族群等级观念、政治格局诸因素的影响,其间又存在民族歧视、重吏轻儒、科举不公等不足。  相似文献   
116.
老庄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对魏晋士人的思想、言行、风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晋士人将老庄的哲学融入自己的人生当中,对自由、生命、自然有了自己的解释。《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体现了当时士大夫在老庄思想影响下的整个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们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7.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重要文本,它塑造了魏晋众多士人形象。对魏晋士人予以界定,总结其所展现的士人形象,对理解魏晋士人形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8.
元代非汉族士人群体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论文探究了该群体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辽阔的疆域、便利的交通为蒙古、色目人的内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其有机会接触汉文化;元廷倡导汉学,科举激励、国史院等文教机构熏染,使得异族士子偃武修文;元代文化多元,但汉文化讲求"和合",蒙古、西域文化亦包容力强,彼此有着交流融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9.
有关明中叶至有清一代幕业的兴起与发展,学界已多所探讨。在我看来,士人的有关言说不但提供了研究幕业兴起、幕宾这一角色生成的材料,更可资考士人处明清之际的姿态与心态,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