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中国有微言大义一词,指的是精微的言词蕴含着深奥的至理。通过微言,以晓喻大义,这是中国士人为圣人立言所追求的价值。陈浩的《微言评高教》,我的理解,正是以精辟的短评,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评论政策实施中的  相似文献   
42.
《新世说》是民国时期易宗夔模仿《世说新语》之作。作为中国最后一部文言笔记性质的志人小说,尽管其影响和艺术成就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提并论,但《新世说》中的士人形象还是很有特色的,值得研究。将《新世说》中所涉及的士人进行整理归类,选择了士人的三种不同道路的代表人物:"学而优则仕"、身居庙堂之高的方望溪;怀才不遇、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的龚自珍以及身处江湖之远,佯狂混迹于尘世,不与当朝者合作的隐士"八大山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长物志》与《陶庵梦忆》为中国古代晚明时期史料笔记的代表作。从文震亨到张岱,从物质生活中的物品选取鉴赏到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娱乐、交游、节庆、风俗,晚明士人阶层的文化生活图景跃然呈现。诸如此类作品,乃作者心怀忧苦,希求文化得以承续长久之作。书中以逸写忧、以乐写苦的话语模式,是晚明士人特有的文化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44.
魏晋士人之"啸",是魏晋风流的一种行为符号,也是一段难以逾越的生命高度。试图从魏晋士人习尚的文化角度、魏晋士人特有的对自然的热烈追求与向往及其"啸"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探究之,以窥视魏晋士人风情。  相似文献   
45.
康熙二十三年,三藩之乱甫定,康熙帝便致力于用怀柔之策控制江南士人,实现帝国意识形态的大一统。在此背景下,宋荦任江苏巡抚长达十余年,深得帝眷。宋荦为河南雪苑社“后六子”之一,雪苑诸人同江南复社文人一向往来频密。宋荦借助雪苑社侯方域、贾开宗等的江南人际网络,早年便在江南文人圈中积累了丰厚人脉。其任江苏巡抚期间,凭借早年积淀下的江南人脉,发挥自身工于诗文、淹通掌故、精通鉴藏的才华,笼络交好士人和同僚,和他们一起参与了江苏精英文化的重建,催促了当地文坛群体性的活跃,并最终为清廷意识形态大一统的计划所收编。作为清廷江南政策的执行者,宋荦的江南施政是康熙朝中晚期江南政策的缩影。中介于中央和地方之间,中介于士人和清廷之间,正是宋荦在康熙中晚期江南政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46.
正初识经典《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共一千多则。全书将这些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假谲、俭啬、汰侈、忿狷等三十六门,其中有褒有贬,也有一些只是客观的记述,体现率性自然的魏晋风流。总的来说,《世说新语》采集编写了大量有趣的逸闻轶事,可以让我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体会  相似文献   
47.
战国士人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史上难以忽略的重要文化元素。战国社会环境对士人及其批判性思维倾向形成和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8.
道家学说与儒学都是先秦士人心态的话语显现。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语境,先秦士人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由恐惧、忧虑、危机感等情绪构成的“基本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学与老庄之学都是这种基本焦虑的派生物,因而它们也是这种心理症候截然相反的两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9.
李怡 《寻根》2003,(3):62-63
唐代以读书人为主体的士人阶层,日常服饰具有明显的特征:他们大多头戴幞头,身著圆领衫,间或外加半臂,系腰带,足著丝履。士人的首服多为幞头,它起源于汉末、魏晋时期的幅巾,北周武帝在其上裁出脚后幞发,“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折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因此,幞头又称“折上巾”。隋朝大业年间,开始在幞头下面加里衬,称为“巾子”,以便具有硬挺的外形。此后随着时代风尚的变迁,巾子的样式在唐代不断改变:唐初幞头巾子很低,贞观时的幞头甚至有平顶的,因而这时流行的幞头样式就称为“平头小…  相似文献   
50.
魏晋时代的士人有着种种为后人所不能理解的行为,服药、饮酒、吟啸等等,在他们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痛苦。考察这种时代风貌的途径之一,就是研究他们的仕宦心态及其对自然山水中的游乐生活和清谈场中的清谈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