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1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教育   15429篇
科学研究   6501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2227篇
综合类   906篇
文化理论   176篇
信息传播   3903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635篇
  2022年   708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21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1222篇
  2014年   2461篇
  2013年   1966篇
  2012年   2538篇
  2011年   2568篇
  2010年   2047篇
  2009年   1844篇
  2008年   2137篇
  2007年   1444篇
  2006年   1188篇
  2005年   1102篇
  2004年   1099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2002—2013年我国对33个国家(地区)文化产品出口额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静态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和进口国(地区)的经济规模、进口国(地区)的收入和科技应用水平、共同边界和共同自贸区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距离有着显著的阻碍作用,地理距离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并不显著;动态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前一期文化产品出口对于当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部分抵消了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的阻碍作用。经济新常态下,应以经济总体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弱化文化距离的阻碍作用;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从经济合作中拓展文化产品出口的渠道。  相似文献   
95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日、韩、俄分别推出各自的基于亚欧经济合作的“丝路战略”,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带动各自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丝路战略”均聚焦于中亚地区,但覆盖范围不同,战略意图和目标也不同。中国的“丝路战略”拟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合作共赢的内在价值;美国的“丝路战略”强调其主导的“中亚-阿富汗-南亚”经济体;日本的“丝路战略”谋求在中亚和高加索站住脚跟,实现能源重心转移;俄罗斯的“丝路战略”试图恢复其传统政治影响,由“俄白哈关税同盟”逐渐向“欧亚联盟”过渡;韩国的“丝路战略”意欲通过中亚经济的繁荣寻求能源合作。中国要积极搭建同其他经济体的合作平台,扩大“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要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盟,并重视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953.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经济在这种趋势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经济飞速发展下产生了多方面的不适应和区域间矛盾的不断加深,现行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探索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现行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最后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方案,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更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954.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专业建设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体现.本文以广州北部的某民办高职国贸专业建设为例,由于接近广州中新知识城,分析了其专业建设与知识城的对接关系,提出了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55.
产业聚集形成的集聚效应可以大大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始进行产业集聚生产模式的发展,在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了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基于此,从产业集聚角度分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运行机理,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也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鉴.  相似文献   
956.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应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紧密围绕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宗旨.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专业设置存在品牌专业建设成效不足、设置前瞻性不够、重复度较高等问题.研究分析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7.
作为大学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大学章程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从安徽行知联盟中的1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切入,通过对大学章程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揭示章程建设存在内容结构同质化、条文表述模糊,可操作性差、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程序纰漏等问题,只有真正树立章程理念,完善章程文本建设,运行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规范的制定程序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大学章程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5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查找并整理了 2010—2015 年间我国所举办、承办的体育赛事,按照不同项目、不同级别、不同类别、不同规模,各项赛事的举办地点等各属性进行了汇总、统计,同时以第 11 届、第 12 届全运会成绩第 29 届、30 届夏季奥运会,第 22 届、23 届冬奥会成绩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对比,得出我国体育赛事发展地域性分布特征的结论如下:单项体育赛事向着具有其项目优势性区域分布。在全运会、奥运会中取得某个项目奖牌的区域更倾向举办此项目赛事;举办、承办体育赛事的规模与赛事举办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市政场馆建设承正相关,规模较大赛事选择经济较好的区域举行;体育赛事的分布受举办地的气候环境、地形特征等自然因素影响。西北等经济薄弱区域依靠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来提高区域影响力、知名度,以便更好的招商引资,增加旅游、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959.
《体育与科学》2017,(3):114-120
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对我国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特征、定位与支撑体系进行研究。认为:人力资源是体育旅游获得发展的首要因素;体育旅游人才目前存在量的短缺、质的匮乏、结构失调和来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体育旅游的策略在于明确体育旅游人才的特征和范畴,通过建立人才预测体系,构建人才规划体系,健全人才开发体系,完善人才激励体系,设计人才流动体系,构建体育旅游人才支撑体系,保障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60.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发展历史、发展特征及区域特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与生产习俗、岁时节日、宗教祭祀、民族艺术等民俗事象共生共存、互融发展的特征.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有着形式各样、层次不一的文化形态,具有浓重的区域传统文化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其表现为:胶东武术门类种多、流传广泛;潍坊国际风筝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秧歌、渔民节活动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