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2451篇
科学研究   236篇
各国文化   132篇
体育   322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3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马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是一个生命的奇人,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事实。而就在这个奇人的侧影里,曾屹立着一个瘦小但又无比高大的身影。她就是海伦的老师——安妮·沙莉文,一个托举起奇异生命的人。海伦在《沙莉文老师的故事》一书中这样记述:海伦的名声与日俱增,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只有少数朋友注意到,在她身旁.经常有一位纤细瘦小的女士如影相随。  相似文献   
72.
李娟 《文教资料》2011,(16):14-15
凌廷堪所作《论曲绝句三十二首》,是我国戏曲理论著作中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其中第十一首是论述戏曲语言的。他主张戏曲语言不能隐晦深奥、令人费解。这种观点作者十分支持。  相似文献   
73.
这是一堂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听课老师有五十多人,学生有些一些不安和紧张。本节课的主讲教师是杨凤银,讲授《古诗二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我一直觉得这两首诗难讲,特别是《短歌行》,我讲过多次,每次感觉都很难教,费了多少口舌,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更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杨凤银老师今天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首诗呢?  相似文献   
74.
春天     
William  Black英 《小读者》2011,(4):41-41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欢腾,公鸡呜叫,云雀在天上翻飞,夜莺在山谷间歌唱,孩子们欢蹦乱跳,笑语喧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选自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天真之歌》的《春》。  相似文献   
75.
2010年9月,我执教了一节市级古诗词教学的公开课。在这次面向全市的公开课中,我的课堂主要研究的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智慧理答。什么是理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即时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具有一定的难度。理答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和课堂文化的优劣,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6.
随意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数十首古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7.
我许多次想就《唐诗三百酋》写点什么,但许多次都住手了。我不太敢轻易碰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太不寻常了,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是我们生于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赋予的感觉来体味世界,  相似文献   
78.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或内涵丰富、或词句瑰丽灿烂、或意境优美,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发掘古诗内在蕴藏的美,进入优美的意境,品味精练形象的语言,从而打开心扉,激发心灵的共鸣,陶冶道德情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的语言精练、讲求韵律、感情强  相似文献   
79.
一、增加“内环境与稳态”概念的发现史 “内环境与稳态”概念的发现史.对于学生理解内环境与稳态概念的本质及意义有一定帮助。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伯尔纳(Cl-ude Bernard)发现,一切生命组织都有一个奇妙的共性,这就是它们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能够保持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8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环太平洋地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世纪后期美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环太平洋地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环太平洋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三次高潮,进一步加强了此地区在世界的地位。当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二十一世纪是太平洋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