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68篇
科学研究   102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2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武昌起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面对中国革命的复杂局势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未采取武装干涉资产阶级革命的措施,其军事力量进驻中国的目的是在“严守中立”的政策下,保护在华的既得利益并试图乘机扩大这种利益。  相似文献   
22.
23.
朱胜喜 《钓鱼》2011,(4):52-53
又是一年团聚时,远处、近处的鞭炮声连成一片,全家人共同举杯欢天喜地迎新年。虽从战舰上退役数年,但每年的此时此刻都会想起战友们在吃完年饭后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24.
正在景县景州联小的一次家长会上,县里的一位退休干部王胜华激动地对杨春燕校长说:"你们搞的那个‘在家做好一件事’的活动太好了。以前在我们家,孙子是‘爷爷’,爷爷是‘孙子’,现在,孙子是孙子,爷爷是爷爷了。"王胜华的孙子在景州联小上二年级,由于家庭条件优裕,对孩子难免娇惯,什么事都由大人帮着做,孩子还时常不满。2010年联小搬到新校区后,为了把养成教育做得更扎实,学校开展了"在家做好一件事"的活动,即在某一个时间段,让学生  相似文献   
25.
26.
你说中国文化最宝贵的是诗,宛如宝剑上镶刻的星辰,恍若皇冠上烘托的太阳,仿佛一袭轻纱下的曼妙舞蹈。我说中国文化最宝贵的是词,宛如美人脸上凝香的露华,恍若缀满枝头的星光,仿佛摇荡清秋的月亮。他说中国文化最宝贵的是精神,宛如以坚韧为骨的胡杨,恍若以容纳四海为体的天空,仿佛以灿烂温暖为色的阳光。你说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你说没有比李商隐更感伤的惆怅,浇开  相似文献   
27.
大凡学过鲁迅小说《药》的学生,对华大妈的性格特点都能脱口而出:愚昧,麻木,善良。诚然,这些都是她显的性格特点,不过我们也不要忽视华大妈性格中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自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8.
咏月诗话     
刘天虹 《教育艺术》2007,(12):36-37
古往今来,月是人们喜爱和称颂的事物,是纯洁和高尚的象征.许多诗人把月作为歌咏的对象.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不少咏月诗,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陈风·月出》)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相悦之情.《古诗十九首》里也有写得好的咏月诗,如"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写一个久客思家不能成寐的游子,面对皎皎月光,触动了思乡之情.被称为"建安之杰"的曹植也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诗》)的诗句.南朝诗人谢灵运写了不少山水诗,其中《石门岩上宿》、《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等诗也是以月为歌咏对象的.  相似文献   
29.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留给后人的不解之谜。前人以度运、度过、飞度解"度"均欠妥,唯以"度越"即"超过"释之则怡然理顺,而且别有洞天:诗人意在标榜自己新的通讯理想远胜古人鱼雁传书,欣喜之余也为其空想而惆怅。旧时梦想今却成真,"愿逐月华流照君"岂非今日光纤通讯与卫星通信两大技术的大胆预言?这一科幻创意实本曹植,更久远的源头或在民间。令人感佩古人慧心之余,甚感打通科学与人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0.
华小栓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名主人公,他身患“痨病”。然而正是由于他的“痨病”,不但紧密连接了小说中两户人家——惨淡经营着茶馆的华家和为民众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夏瑜夏家,而且使得鲁迅先生能够充分展开生动而富有深刻涵义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