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21篇
科学研究   40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黄海 《科学与文化》2012,(10):38-39
阿吉的豪宅客厅里,美丽的风景壁毯旁边,挂着一个牛车轮。主人阿吉对来访的老友得意地说:"这是我刚从乡下收购来的古董,这年头牛车轮可是宝,将来是越来越值钱!""我是收购古董的,请问,老兄的液晶大电视可以卖给我吗?"老友带来的商人朋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可以的话,就拿这张卡片,随时跟我联络,只要连摸三下卡片上的微笑脸,我就会赶来的。"  相似文献   
992.
张峰 《科技广场》2012,(3):141-144
本文简单介绍了探测剩余油饱和度和分布的方法,对比各自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测井方法探测剩余油。从理论出发建立了基于瞬变电磁法的三层柱状介质模型,通过对模型理论的推导及求解,计算出了地层的感应电动势。并通过软件的仿真,直观地说明了发射电流、发射线圈匝数、收发距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验证了此方法探测剩余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电力建设也突飞猛进,电力系统容量极大增高;由于联合电力系统的建立,使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增大,导致输电网络的额定电压提高。目前高压线路城乡纵横,所以了解和掌握高压输电线路对周边电力线路的感应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知识,对电力工作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赵怀彬 《科技风》2012,(10):129-130
中频感应溶解炉加热技术具有快速、清洁、节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但晶闸管中频电源比较高的故障率影响了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着重阐述中频感应熔解炉的常见故障分析及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高频感应钎焊在铜管铝片对流散热器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6.
随着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系统系列推广应用的普及和深入,SDZ-3000感应下井仪器一些原来设计应用上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显露出来,这些缺陷和不足不但影响了测井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损耗。本文在不影响原来仪器性能的基础上,对SDZ-3000感应下井仪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改进,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化学新课程界定实验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具体有实验探究活动,用典型实验事实认识物质变化本质和规律,用实验史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等等。因而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功能。我在进行化学  相似文献   
998.
天人感应观与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分别体现在两种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具体特征和构建的质料及逻辑方面。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理解两者之间的目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以便树立正确的"天人合一"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99.
导体静电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限于中学阶段的知识结构不容易给学生讲清楚。利用电场线这一形象工具,可以使静电平衡问题的讨论方便很多。下面举例说明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在董仲舒思想中,由春秋公羊学发展至"天人感应"学说得益于"微言大义"诠释方法对<春秋公羊传>的诠释解读.从<春秋>灾异之变微初显天人感应,到辞指之明推出"天人感应"学说理论之可能,董仲舒实现了对春秋公羊学的重新诠释解读,从法古的春秋公羊学到奉天的哲学思想体系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