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74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比较文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化及文学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不断碰撞,为比较文学的产生打下了基础。文章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入手,逐步介绍了在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以此来论证比较文学的因素在中国的渊源历史。  相似文献   
62.
这是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生旨趣,意味着人在立足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编者按]  相似文献   
63.
在宪政视阁下推进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在保持基本宪政框架稳定的前提下,着眼于宪政秩序的构建和宪政体制的完善,既可以保持政局的基本稳定,又可以使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想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4.
刘邦性格呈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和阴狠猜忌的双重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性格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建国过程中,前发挥着主导作用,吸引团结了一批臣武将,使刘邦集团最具活力、智慧和凝聚力。在称帝以后,其阴狠猜忌的一面则日益膨胀,对铲除异姓王,巩固刘氏家天下,维护君臣等级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切韵》音系性质的论定存在很大分歧,大致可归纳为三派:一派认为《切韵》音系是古今南北语音的大杂凑;一派认为《切韵》音系是纯一时一地之音;另一派则认为《切韵》音系是以某地语音为基础的综合音系。本文在辨析上述三种观点的基础上,论定《切韵》音系是以当时的洛阳话为基础,吸收了部分方音和古音的一个综合音系。  相似文献   
66.
67.
汉代方士对中央与地方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著名方士并不仅仅从事占卜,祠神,求仙等迷信活动,他们往往精通儒家经典,而且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中任职,对政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而言,他们代表着清正的政治力量,为汉代统治秩序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消极方面而言,他们所精擅的方术之技亦被统治者所用,在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中推波助澜。从总体情况而言,汉代方士在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8.
要在明代中后期历史研究中取得突破,正德十六年皇位空缺时期无疑是最佳切入点。在这一特殊时期,武宗朝遗留的五种政治力量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其中内廷势力和阁臣迅速走向联合,主导了政局,顺利地完成了皇权的移交,其功绩值得肯定。然而他们又与武宗弊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尽管杨廷和等人利用皇位空缺时期构建了明代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文官集团,但在对洪武以来形成的政治危机进行改革的时代要求下,他们作为旧时代的象征退出历史舞台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9.
试论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水流域在历史时期是联系中国南北与东西的纽带,是南北文化交汇和转换的轴心,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最先扎根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区域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圈。  相似文献   
70.
王国维的<屈子之精神>与梁启超的<屈原研究>是屈原研究的经典之作.王国维侧重于从地域文化分析屈原性格形成的原因,梁氏则较为注重心理学的阐释.在他们运用知人论世、文学阐释等研究方法的对比中,亦可管窥2人学术研究风格的"和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