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297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周炫 《新作文》2011,(10):17-17
说起这电脑课,真是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呀! 每次电脑课,用一个字形容同学们的心情,那当然是“乐”了。因为电脑课是一周一次的,同学们格外珍惜。课上,同学们不仅可以查阅资料,还能偷偷地过把瘾——玩游戏。  相似文献   
42.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史记》版本。然因时代条件的局限,本书校勘仍存在不少问题。就《乐书》而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当改未改;张文虎《札记》成果吸收不充分;改动底本,但未标示校改符号;排印致误。  相似文献   
43.
《乐记》奠定了中国音乐美学的基石,其系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声”、“音”、“乐”三个概念进行思辨,尤其对“乐”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给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4.
李娜 《山东教育》2005,(21):104-105
师:(播放音乐“月夜”,用舒缓的优美的语调导入)同学们,在诗词的海洋里,唐宋诗词犹如一株株璀璨的珊瑚,散发着耀眼光芒。今天我们就一起撷取最亮丽的两颗来共同欣赏。它便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词,一首是他的《虞美人》,另一首是他是《浪淘沙》。(教师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45.
目前各地的民间乐社如雨后春笋般纷纭涌现,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与民间乐社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关,同时也与它们对传统音乐的沿袭和传播以及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很大贡献有关。民间乐社的存在具有较大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6.
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南唐诗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研究较为肤浅,主要是点评、感悟式的评价;20世纪以来,对其研究才陆续展开.南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7.
盛莉  徐安琪 《天中学刊》2002,17(4):46-49
“诗言志”与中和雅正是儒家诗教的重要内容。南唐词因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儒家文化意蕴,其具体表现一是运用清乐词调,变花间促碎之音为清和雅缓之乐;二是抒写忧患意识和人生感慨;三是典雅的艺术风貌。南唐词因此对宋词题材的扩大和词的“雅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它是从花间词到北宋词过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8.
册二页四二五侯寘《水调歌头&;#183;湘水照秋碧》:“扫欃枪,苏耄倪,载弓櫜。”注:“扫欃枪:除旧布新。欃枪,彗星别名;苏耄(mao):指苏轼。倪:傲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句。”按:误,“扫欃枪”,言除去敌人之兵乱(指金人);“苏耄倪”,使老人小孩得以苏息,语出《孟子&;#183;梁惠王下》:“反其旄倪。”赵岐注:“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相似文献   
49.
50.
《韶》乐是我国古代乐舞中的一颗明珠,它展示了我国上古时期乐舞的突出成就。它起源于帝喾的《九招》。后经帝尧承传,帝夔修改,形成了《萧韶》。又经夏后启再舞,商汤加工,西周继承推广,至公元前544年的鲁国有了大的发展。但是,真正适于它生长壮大的气候和土壤却是在齐国。期间,它随着齐文化的形成、成熟与发展和周礼对东夷文化的不断渗透与融合,于齐初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齐《韶》。桓管时期趋于成熟。晏婴佐景公时达到尽善尽美。齐国衰亡后,它仍以强大的生命力茁壮地生长着,它的传承轨迹见于明载的是经秦、汉、魏、晋传至南北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