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2938篇
科学研究   207篇
各国文化   102篇
体育   213篇
综合类   129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9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农民过日子首先要拥有土地,农民在土地上折腾,但他们最后却坚守土地,我把农民这心态称为 "恋土情结".本文试图从分析生命与土地的内在与外在关系方面,融入现代化发展实质,并结合作家纯文学写作的崇高使命意识,来探究中国农民深层"恋土情结"的缘由,进一步突现中国农民对待土地的原生实态.  相似文献   
112.
美国南方重建时期自由民局的政策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民局是美国南方重建时期处理被遗弃土地及自由民问题的军事组织。它延续了内战时期军队实行的强制性劳动合同政策;也根据南方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如帮助黑人购买或租种土地;设立法庭,处理黑白人之间的合同纠纷;改进自由民的医疗及健康状况;为其提供救济;关心南方自由民的教育,从思想上改造他们,使其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新秩序。自由民局在南方重建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章认为新历史小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接受了黑格尔关于把握历史的“哲学的方法”的理论的先锋作家的自救。新历史小说中的对中国传统化的哲学、对偶然性因素的重视与转型期作家们的孔子情结、神秘化情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4.
"方言情结"对推广普通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高度统一、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方言情结”会严重阻碍民族共同语的推广进程,从而影响社会交际和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15.
贵州省镇远县是南方红豆杉资源较丰富的产地之一,对镇远县南方红豆杉资源的分布、资源数量、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保护现状等作了较详细的调查,并提出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6.
“身在城市 ,根在乡村” ,是解读卜宗学诗歌“绿色的性格”的钥匙 ,对“绿色”的怀念、追寻、向往和探索 ,是卜宗学诗路的历程。正是这种打上了乡土烙印的“绿色性格” ,酝酿了他诗歌的“绿色旋律”。  相似文献   
117.
在中国文学史上 ,山水田园诗的历史源远流长。王维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 ,和盛唐其他诗人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使其具有广泛的欣赏队伍。笔者认为 ,这是因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着别具魅力的审美构成因素。具体表现为 :赏心悦目的感官美 ;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 ;自我人格的强化 ;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8.
对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特色进行描述,并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情节"和民族地域特色以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诸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曼斯菲尔德花园>中的范尼等人物的性格特点,认为简·奥斯丁是个具有浓厚"灰姑娘"情结的作家.奥斯丁善用灰姑娘故事来处理人物的婚姻爱情,旨在提高19世纪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是奥斯丁强烈的道德观与教育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0.
陶渊时反反复复地说到“回归”,说到对上古的怀念与向往。通观陶渊明的诗文和思想,这实际上表现了他对道的不懈追求和向往。如果放在中国民族文化的背景中考察,这种“回归”情结,是中华民族心理特点和诗人所处时代交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