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南朝宗禁是在封建郡县双轨一体、官僚选贤与能而皇帝世袭独制的政治架构下演变发展的,表现出前期严急而后期宽简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南朝政治结构的特点和政治统治的特色。此一时期宗禁重点在车服、器用、吉凶礼仪等方面,而终南朝之世,无一例外对私蓄甲仗厉行禁制。制定宗禁目的是形成君臣级差、防止僭越,抑制宗室诸王觊觎皇权的政治野心,减少皇位交接过程中的政治动乱风险。南朝宗禁演化动因是出于保障家天下政治的稳定和延续,而在客观上限制了宗室基于血亲而自然获得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从而具有了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七夕诗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节令诗之一,两晋南北朝七夕诗除受到此时诗坛因袭模拟的诗风影响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文人七夕诗和民歌中的七夕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七夕诗的内涵逐步深化,从单纯的咏牛郎织女传说延展到闺怨和乡园之思;家族创作和宫体诗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七夕诗的发展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南朝宋齐皇帝为巩固皇权,预设一些重要异姓武将存在谋反等重罪,而迅速捕杀之.屠杀之后,方开出谋反证据,以证明其惩治的合理性.是为南朝宋齐皇帝的“预制重罪”政策.“预制重罪”政策的首创者为南朝刘宋文帝,其重要表现是诛杀名将檀道济父子及道济手下勇将薜彤、高进之等人.刘宋以后继立的皇帝继承了这项政策.南齐建立后,齐武帝延续了刘宋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其重要表现是处死名将垣崇祖、张敬儿,南齐此后的皇帝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南朝宋齐皇帝以“预制重罪”的政策屠杀拥有实力的武将,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君弱臣强的态势,但“预制重罪”一方面削弱了刘宋、南齐对抗北魏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破坏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加速了本朝的灭亡.梁武帝开国之后,放弃了这一错误政策,从而在与北魏作战中获得两次前所未有的大胜.  相似文献   
14.
刘宋时期诗风大变,被称为“诗运转关”,汤惠休是此期的殿军。他学习吴歌、曹植、楚辞而新变,以“缘情”的文学本质论和“芙蓉出水”的诗学观念,引领诗坛向重视情感、自然平易方向转变。汤惠休完成了诗歌的世俗化历程,是宫体诗的先驱,是齐梁诗歌句式定型的促进者;而作为僧人,他又是释子作艳辞的先驱,是僧俗以诗交友的典范。汤惠休诗韵波及后世,历千载而不衰。  相似文献   
15.
南朝诗歌意象复沓迭出,直观形象,动静相映,色泽斑烂,是诗人们精心巧构、精美表现的结晶,体现了纯美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这多样化且富有艺术美感的建构模式及力求形神兼似、秀美和谐的表现手法是诗人们深受《周易》整体思维、崇尚隐秀的文艺理论的影响和学习赋与骈文写作技巧之后形成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诗歌意象的表现领域,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中"体"的含义多样,"体裁"即为其中的一种。刘勰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各种文体:一是"原始以表末",即叙述各种体裁的起源和演变;二是"释名以章义",解释各种体裁的名称,并说明其意义;三是"选文以定篇",从各种文体中选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评论;四是"敷理以举统",就是总结各种体裁的写作法则及其特点。从中反映出刘勰为代表的南朝宗经、通变及体用并重的文体观。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其人与其诗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受到极高的赞誉。但受到中国传统诗歌批评方式的影响,这种评价历来就是人格与诗格、思想与艺术掺杂在一起的。因此,抛开陶诗的文化光环,直接对陶诗的创作态度、艺术手段条分缕析,对我们正确认识陶诗在诗歌史中的地位,正确理解六朝诗歌的面目与流变,乃至正确认识唐诗高峰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说认为,南朝律学衰微不振,律学北优于南。但实际上,南朝时仍有很多世家习律。这些律学世家是南朝律学的主力,其传习律学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儒、释、道之间几百年的激烈竞争出发,分析了南朝士风对三教思想的选择思路,论述了南朝士族家学对儒佛道文化的接受与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史书未专门立传,后人仅能从<宋书>、<南史>的<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和<南齐书·倖臣传序>,以及虞炎的<鲍照集序>中找到有关他的籍贯和生平的简单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