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通说认为,南朝律学衰微不振,律学北优于南。但实际上,南朝时仍有很多世家习律。这些律学世家是南朝律学的主力,其传习律学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102.
南朝时期,诗歌摆脱了伦理和玄学的束缚,描写日常生活,表达世俗情感,具有浓厚的世俗化色彩.这种现象的形成,决定于诗歌雅俗交替以及诗乐分合的嬗变规律,而由经济、思想、文化等构成的南朝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则是其中的催化剂.当然,文人素质的弱化也是成因之一.对南朝诗歌风格中的世俗精神应予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3.
范缜是南朝齐、梁时期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氏为帝尧裔孙刘累之后,缜之祖最早为晋范晷。缜籍贯应是顺阳。他幼时从学刘Xian,后曾使魏和亲,历任宁蛮主薄,尚书殿中郎,宜都,晋安太守,国子博士等职,他反对崇佛,虽遭众人攻击,终不屈服。  相似文献   
104.
东晋南朝道教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时期 ,政权迭更 ,时局动荡 ,为道教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一批文人道士对道教的教理、教仪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对道教组织进行了清整 ,使东晋南朝道教士族化日趋成熟。特别是茅山宗的创立 ,标志着道教已进入宫观制阶段 ,它为唐宋道教的兴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5.
南朝时代,襄阳柳氏杰出人物不时或出,活跃于政治舞台。宋、齐、梁三代以柳元景、柳世隆、柳庆远为核心,柳氏家族在南朝政坛形成三个权力高峰,到粱末候景之乱时,柳仲礼兄弟更被视为挽大(?)于将倾式的人物。但随着柳仲礼初降于侯景、再降于杨忠,柳氏人物大量入北,到陈朝时柳氏在南朝开始变得人物寂寥。与此同时,在北方的柳氏开始人丁兴旺、英才辈出。通过对柳氏在南朝政治中荣辱沉浮历史的考察,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荆襄地区晚渡士族的发生、发展、兴盛乃至衰落的全过程,进而透视他们在南朝政治生活中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6.
隋炀帝虽是一个昏庸糊涂的帝王,却是一个英明的坛领袖和成就卓越的诗人。他没有把学带向宫体诗的死胡同,而是冲破了陈梁宫体诗的樊篱,拓展题材,把诗歌引向军旅和宫廷之外的山水风光,从而使隋代学出现了生机和活力,他对隋代学的健康发展自有其不可磨灭之功。他的军旅诗刚健豪迈,有扭转颓风、开启唐音的重要意义。他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刻画细腻,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7.
梁代宫体诗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过程,而萧衍及其子萧统、萧纲、萧绎与这个过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的来说,萧纲和萧绎乃宫体诗的旗手,提出过宫体诗的重要理论;而萧衍和萧统对宫体诗理论的产生则有铺垫之功。  相似文献   
108.
刘宋时期诗风大变,被称为“诗运转关”,汤惠休是此期的殿军。他学习吴歌、曹植、楚辞而新变,以“缘情”的文学本质论和“芙蓉出水”的诗学观念,引领诗坛向重视情感、自然平易方向转变。汤惠休完成了诗歌的世俗化历程,是宫体诗的先驱,是齐梁诗歌句式定型的促进者;而作为僧人,他又是释子作艳辞的先驱,是僧俗以诗交友的典范。汤惠休诗韵波及后世,历千载而不衰。  相似文献   
109.
南朝是一个音乐发达的时代。南朝音乐诗的创作,不仅是诗歌题材领域的一次拓展,而且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们是南朝诗人孤独苦闷内心的写照与呈现。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南朝音乐诗当中蕴藏的愁离伤别、思乡恋土与知音情结三方面情感,揭示南朝音乐诗的“孤独”品质,并以此来探寻南朝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10.
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以其卓越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续作、仿作者历代不绝。降至明代,继何良俊《语林》、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焦 《玉堂丛语》等著述后,又问世了专记清言俊语的《舌华录》,其作者便是生活于晚明的江南曹臣。  曹臣,字荩之,改字野臣,号文几山人。徽州歙县(今属安徽黄山市辖)人,出生于一个祖上“多以资雄”1的商人之家,时在明万历十一年(1583)。据方志记载,文几山实有其地,位于歙城西鄙30里处(康熙《徽州府志》卷二“歙山川”),因正德九年(1514)进士乡贤郑佐(官至参政)“建台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