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9 毫秒
591.
南朝宋、齐、陈三朝遵循礼书记载的“天子七庙”之制。但他们所建“七庙”,除包括在位皇帝的高祖父之祖、父以及高、曾、祖、父六世“亲庙”外,还包括上述三朝为开国皇帝已经去世的配偶修建的宗庙。笔者认为,宋、齐、陈之所以将女性宗庙列入皇帝“七庙”中,不过是因时适宜,为折衷古礼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冲突而采取的权宜性举措。  相似文献   
592.
抒情性是南朝宫体诗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这与魏晋以来重情的文化思潮及齐梁文人对情性说的鼓吹相呼应,同时与南朝乐府民歌言情的特点一脉相承。但是,从情感美学的角度对宫体诗中表现的“情”进行剖析,就会发现它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了宫体诗不能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593.
梁代宫体诗,是六朝以来思想不断开放,中国诗学不断演进,文学创作朝着自觉道路迈进的产物.在梁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所倡导的美学主张影响下,梁代宫体诗,脱离了儒家政治与道德功用观念的约束,成为具有美感型文学的独立地位和独立价值的一种真正自觉的文学.这正是梁代宫体诗繁盛的根由.  相似文献   
594.
宫体诗是活跃在南朝齐梁时期约100年间的一种以描写女性容貌、举止、神态等为主要题材的诗体,它的产生无疑有南朝乐府民歌提供的诸多因素。正如刘师培云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辞,起谏自昔。晋、宋  相似文献   
595.
南朝特别是梁陈时期,宫体诗特别盛行。 南朝宫体诗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女性的描写。“女性”作为宫体诗的一个题材,而且是重要的题材,影响是很大的。许多人对宫体诗的看法就是依据这部分诗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96.
南朝特别是梁陈时期,宫体诗特别盛行。南朝宫体诗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女性的描写。"女性"作为宫体诗的一个题材,而且是重要的题材,影响是很大的。许多人对宫体诗的看法就是依据这部分诗歌而形成的。宫体诗中女性美之研究研究"女性"为题材的宫体诗,我们无法回避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观点。我们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597.
陵墓华表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一种。南朝陵墓华表全国计发现有19件,与东汉华表型制基本相同,但柱顶有莲花纹圆盖和蹲姿小兽,是南朝特有的创造。19件华表造型虽彼此大体相似,但文化色彩不尽相同,因此不可一概而论。丹阳南朝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华表是南朝诸帝陵华表中仅存的一对而独具个性。柱式是秦汉以来中国固有的民族形式;覆莲状顶盖也非佛教文化产物,而是出于审美情趣,思想追求,在"五行"说影响下塑造出的新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98.
颜延之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骈文家,其骈文作品体裁覆盖面广,技巧精湛,名篇也较多,可以代表南朝前期骈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具体来说,颜文注重雕琢,比较讲究对仗、用典、藻绘,风格繁缛典重。  相似文献   
599.
江淹是南朝时期著名辞赋家、散文家,其散文体裁多样,颇重文采,抒情真挚而深刻。其中,骈体作品更加讲究藻绘、对仗、用事等技巧,体现出成熟骈文的特征。散体作品则多表现对逝者的哀悼及对自身遭遇的悲悯。  相似文献   
600.
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宋、齐、梁、陈五朝相继定都建康,二百七十余年间仅梁元帝都于江陵三年。建康之所以成为东晋南朝的政治中心,不仅由于它在地形、经济、交通等方面具备了建都的基本条件,更由于它在南方政权的整体局势中具有多方优势。孙吴建都的历史留予建康丰厚的都城资源,而建康的攻守形势又充分符合东晋对于都城的需求。由此,建康的战略地位使其再度成为南方政权的中心,并在东晋南朝的递嬗中巩固了它作为都城的正统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