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牛国良编撰之《宋代词人常用词牌》,乃词谱著作,特点有四:一、方法新颖,原则守一;二、次第排列,逻辑自然;三、标注清晰,便于填词;四、选词精当,可作词选。  相似文献   
122.
科举入仕后因为沉沦下僚,陈与义颇为苦闷,诗中不乏牢骚之声,终于在流连自然风光中逐渐获得内心的宁静。同时,保持强烈的入世精神。南渡之后,因为亲身经历在国家破败沧桑巨变中的颠沛流离,人生无常的茫然感觉油然而生,同时,逐渐关注国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念故土和感慨年华老去的主题也出现在闲适诗中。  相似文献   
123.
夏仁虎是清末的京官,北洋政府时期的高官;同时在国学方面、文学方面都卓有成就。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本文认为夏词受延巳词和白石词的影响较深,词风接近婉约派。夏诗成就则更大于夏词。夏诗宗陶,但他欣赏的是渊明诗的以真医俗。本文认为"真"即"本色",也即夏诗的最大特点。夏诗宗陶却不是求雅,其主流反而是不离现实,接近生活的。夏诗形式多样,题材不拘,而深重的爱国忧民思想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是夏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4.
李清照     
《中文自修》2010,(2):F0002-F0002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培士,南宋女词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元祈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搬家,有著录占代金石文字的《金石录》一书。李清照和丈夫在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居住十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靖康之难后,赵明诫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李清照载书擎建康。  相似文献   
125.
“风…‘花”“雪”“月”四种事物是我国诗人词人的“爱物”,特别是古代诗词曲里很常见。下面分别列含“风”“花”“雪”“月”的诗词各十句,都是我们初中生比较熟悉的,你能说出它们的作及出处吗?。  相似文献   
126.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信这样的词句你一定耳熟能详。李清照的词多半写闺情幽怨,笔风含蓄、委婉,但是却有一首风格特殊的豪放之作——《渔家傲》。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  相似文献   
127.
以词送终     
佚名 《教师博览》2012,(8):26-26
夏承焘先生自称天风阁主人,他的诗词学习白石道人,而他诗词中所流露出“野云孤飞,极致清空”的风格意境,又和宋末词人张炎很接近。夏先生早年路过七里泷那个地方,作《浪淘沙》:“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摇梦过江城。  相似文献   
128.
清代宗室词人奕绘喜欢阅渎道教典籍、游览道观、与全真道士交往听:琏讲经论道,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诗词创作都深受全真教的影响。其“太素”之号、“天游阁”之室,正室去世后不再另娶,不重名利而喜好优游,重视精气神,追求清静之境,崇尚素朴之美等,都与全真教密切相关。奕绘信奉全真教与清代崇道之风有关,也与清朝贵族崇尚汉族传统文化、追求闲散人生有关,更与奕绘身体多病而希望通过修炼祛病强身、修心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9.
邹旭 《中文自修》2011,(3):46-48
南京,一座充满故事的城。"六朝古都"是它最著名的一个标签,所谓"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和陈。实际上,再加上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说它是"十朝古都"其实更为准确。"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  相似文献   
130.
2014年4月,在杭州"千课万人"的观摩活动现场,苏州大学陈国安教授带领五年级的孩子们重读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当陈教授要求学生用杭州话来读这首词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向能言善辩的孩子们竟然在陈教授的再三要求下三缄其口。家乡话,孩子们是不会说?不乐意说?还是没有信心说?这种现象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