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28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1226篇
教育   214926篇
科学研究   24295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6170篇
综合类   5522篇
文化理论   904篇
信息传播   14655篇
  2024年   551篇
  2023年   2252篇
  2022年   1700篇
  2021年   2984篇
  2020年   3454篇
  2019年   4353篇
  2018年   2232篇
  2017年   3927篇
  2016年   4779篇
  2015年   8075篇
  2014年   18888篇
  2013年   21046篇
  2012年   23486篇
  2011年   25981篇
  2010年   20880篇
  2009年   18556篇
  2008年   22566篇
  2007年   16754篇
  2006年   10488篇
  2005年   10913篇
  2004年   7960篇
  2003年   7558篇
  2002年   7462篇
  2001年   7920篇
  2000年   6712篇
  1999年   1440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488篇
  1995年   425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21世纪的物理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创新教育。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实验教学的创新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的科学素质,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优选体育教学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3.
浅析足球运动员意志品质及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足球运动中意志品质的作用和地位、培养足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意义及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根据教育心理学和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和了解,着重对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构成方式、互动表达方式、互动运作方式等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多种不同互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揭示了体育教学互动方式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并阐明了教学互动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多种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试论我国职业足球联赛比赛质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足球比赛质量是提高足球观赏性,增加联赛上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有关比赛质量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本文通过对高质量足球比赛的特性、影响我国足球比赛质量的因素、如何改进足球比赛质量等问题的研究,旨在促进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比赛质量能够满足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受投资主体单一及竞赛制度的制约,各省市之间各自为政、封闭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效益较低。应该以国家“奥运战略”为目标,加强各省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作,以发挥比较优势并提升整体竞争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08.
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和集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培养和训练。体育教学易在学生身体活动中抓住闪光点,也易发现不足之处.因此通过表扬或批评,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本文就摆正体育教学位置,发挥体育功能,全面提高学员身心素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0.
教育是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决定因素.人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高校学生工作亦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