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26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理清概念杨璐璐:"泛档案"化是指在档案学理论研究中,一些学者滋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盲目地、"与时俱进"地推出了许多档案的新概念,而这些概念已经脱离了档案原有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孙大东:徐欣云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档案"泛化"现象做过专门研究。她将档案"泛化"现象界定为:"在档案  相似文献   
102.
正刘涛,简称老刘,我的研究生导师,每天都穿着件白衬衫,眼睛常眯成一条缝,看起来乐呵呵的,讲不了几句话就开始自顾自地"咯咯"笑,在我眼里他就是人生赢家,我的偶像:高考失利之后考研去了北大,后又出国读博士,学成回国,学校为了吸引他特地买了台价值7位数的磁性测试仪,因科研工作出色第三年就破格提升,成为了我们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相似文献   
103.
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矾分校就读时,从我的导师弗瑞德·凯斯博士那里学到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我的博士论文主要内容均涉及洛杉矾市政的咨询项目。那是我走向咨询行业的第一步。有一天,凯斯导师严厉地责备了我:“马歇尔,市政厅的一些人常对我说,你在那里似乎很消极,易发怒,好评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4.
正深色西装,计算机和公文包沉沉地挂在肩膀上,才走出高铁站已汗流浃背,他看来像个业务员。只不过,公文包内唯一的产品是他自己,以及厚厚的博士论文。在台湾清华大学拿到理工博士的林凯民(化名),过去一年半,投了将近60封履历到各大学院校。"每一所都要准备履历、要影印、要装订、邮寄资料。"他形容说。好不容易有七八个面试机会,命中率约一成五,"有面  相似文献   
105.
《康雍乾三朝刻书机构研究》一书是曹红军研究员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本书以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中央机构刻印书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央机构出版活动的分析,考察清中央机构刻书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06.
107.
2007年,武汉电视台高级编辑程小萍在她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媒体知识管理》一书,对媒体知识管理这一课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本文作者试图应用对这本专著的学习心得,结合在秦皇岛电视台二十余年的工作实践,就我国城市电视台,特别是中小型城市电视台如何开发利用知识资本提出一些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南京陆军指挥学院2004-2011年内容为公开的43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从引文数量、引文年代、引文语种、引文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本院博士研究生的文献需求特点。据此,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参考建议。同时,该结果也可为同类图书馆相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参考文献引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参考文献是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了2001年149篇博士论文,从引文的文献类型、语言分布、年代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不同专业博士生文献的需求特点和规律.本文又从国家级16个重点学科之中选取了8个专业,对使用文献的频度进行了统计,排列出使用频度较高的文献,并在我馆的书刊检索系统进行了检索,从中得出文献保障率,有利于今后的文献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10.
元代是中国戏盐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以其独特的风貌成为了这一时代文学的标志。它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又是元代文化的“活化石”。从文化角度对其文化精神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由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作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师大文学院高益荣博士的博士论文《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一书是就是在此方面有建树的研究元杂剧的一部力作,它运用了现代意识、从文化的角度对元杂剧的文化精神进行阐释,既能从宽广的文化视野挖掘其思想蕴藏和审美情趣,又能帮助人们理解元代文化的有所异质于传统文化。该书是近年来出版的元杂剧研究著作中的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力作,正如霍先生在序言中概括的那样:“长期以来,研究元杂剧的成果不断面世,但在探讨元杂剧的文化精神方面尚显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