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36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新笔记小说”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具有古代笔记体神韵的小说,其语言形式的显著特点是既“简约”又有“韵味”,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得益于它的语言策略:自觉的向文言传统学习,寻回汉语的活力和灵性,有力地反拨了此前文坛上语言的单调、枯燥和模式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吸收文言及其叙事传统中有益的东西两方面。  相似文献   
572.
J 艺术     
《全国新书目》2008,(24):87-98
本刊从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在版编目中心CIP数据库中撷取适合图书馆收藏的普通图书信息进行发布。购书用户可直接与相关出版社联系。本刊编辑部提供上述书目的电子数据服务。联系电话:010-58689822联系人:宋小燕  相似文献   
573.
本在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语例,对《搜神记》中十四个词语的词义加以解释,同时对与此相关的失误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574.
历代先贤哲人对人生的智慧做过许多精辟的概括,今撷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因都带有“三”字,笔者姑且称之为“人生三字箴言”,抄录于此,愿与君共品读。  相似文献   
575.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更加透彻:革命前"人民是奴隶",革命后,过去的"奴才做了主人",成为"管理着国家"的新的统治者,广大人民又"变成他们的奴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和旧的统治者"一气",继承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手段,并且变本加厉,把封建专制发展到空前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576.
唐代的优人活动在笔记小说中有大量的记载。优人如黄幡绰、李可及等在娱乐众生的同时,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劝谏君主,讽刺现实,极具戏剧效果。唐代优人的讽谏精神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577.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并且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廉政建设。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78.
正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纷争混乱,中原大地终于迎来的和平统一,中国大地上的人民终于可以修生养息,隋、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进而发展至高峰的时期,隋、唐、宋、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档案收集、保管工作,特别是唐、宋时期将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列入封建法典中,在档案的保管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用法律形式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完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就隋唐宋时期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579.
王晓鹃  刘向斌 《天中学刊》2015,30(1):114-116,123
"第十一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取得重大收获。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辞赋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研讨主要围绕辞赋与京都文化,地域文献中的辞赋研究,赋家及赋作的个案研究,历代赋的文献学、语言学、文体学及文化学研究,赋学理论等6个方面展开,涌现出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会议在辞赋创作与评论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580.
陇南历史文化悠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诗词。陇南历代诗词创作者可分为客籍人士于陇南为官者和陇南各县区本土才俊两部分。他们的创作,是我们了解古代陇南社会更替变迁的镜鉴,也是几千年来陇南历史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