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全媒体时代,媒体信息由厚变薄,这给传统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带来挑战。信息碎片化。思维表层化……“浅阅读”的局限性不一而足。表象之下仍然可以有“深思考”,新闻的肤浅抑或厚重,与传播介质的变化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32.
真正的拥有     
真正的拥有是什么?真正的拥有是平凡,如果平凡也是一种拥有的话。我是一棵小小的芦苇,在和风中摇曳着弱小的身段。我没有雪白的云彩飘动时的绚丽与傲人,也没有高大的杨柳挥洒飞絮时的离愁和缠绵。我只是一棵毫不起眼的芦苇,埋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全面考察刘辰翁的寿词,认为:其寿词摆脱了俗套、展示了当时的世态与文人的心态,富于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和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4.
高考作文向来有语文学科“半壁江山”之美誉,更有“得作文者得语文”一说,独享“天下第一题”的殊荣。虽然有些同学已经认识到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但无奈写来写去就是难以打动阅卷老师。可能有的同学对所得不高的作文分数还不服气,说考场写作时,都把自己感动了,有考场座位上的纸巾为证,怎么就感动不了老师?难道阅卷老师都是铁石心肠?  相似文献   
35.
苏格兰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历史的厚重感随处可见。豪门望族的府邸与城堡历历在目,以及穿着传统服装的仪仗队。这些全欧洲最美丽的城市,诉说着苏格兰昔日的荣耀与光芒。想体验和发现真正今日的苏格兰,追寻这里民族精神的源泉,就得去北部的格兰扁山区。格兰扁山区景色怡人,决无污染,曾一度不适合耕作,苏格兰人硬是凭着简单的锄头、铁锹和他们的双手征服了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6.
《听涛吟稿》是一本给人以厚重感的诗集。它的许多诗作大气与微抒情浑然融合,有的甚至臻于化境;许多诗作表现出关注现实社会的襟怀,富有政治激情;许多诗作颇有历史质感,却没有把诗写成历史;许多诗作虽是私人化的书写,却洋溢着当下社会稀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7.
在白云映衬下的田野中前行,我们来到了哈尔滨市呼兰区大用中学。洁净整齐的校园使人竟忘却了这是一所农村中学,校园一侧的两棵苍翠的青松格外醒目,一种文化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38.
柏杨先生走了。朋友送我的那套《中国人史纲》还没有读。还记得把它放到书架上时,手上留存下来的厚重感和内心瞬间涌上的安宁感。如果有人问我,即便穷尽一生也不见得读完其全部作品的中国作家有谁,柏杨会是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名字。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批阅中考语文试卷,常有"有些作文言之无物、底蕴不足"的感叹。究其原因,是考生没有生活积累,缺少广泛阅读造成的。因此,文为时而作、言之有物、说理透彻、具有厚重感,应是议论文写作追求的首要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呢?  相似文献   
40.
从写作上来看,这篇消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时代慧眼,高度敏感;二是动词活用,标题生辉;三是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这篇消息在行文上运用短段落,全文分8个自然段,很便于读者阅读;在新闻由头和背景材料的运用上,也很巧妙和得体,使新闻增加了新鲜感和厚重感。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