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高度丝素蛋白支架体内原位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1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包括高支架组(LONG,材料平关节面)、低支架组(SHORT,材料低于软骨下骨板)。在双侧膝关节股骨滑车处制造骨软骨缺损(深度3.5~4.0 mm,直径4.0mm),将2种支架分别植入双侧膝骨软骨缺损处。术后6周和12周时麻醉并处死动物,行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力学测试。结果:经过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观察评估,低支架组中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优于高支架组。低支架所修复的关节面更平整,软骨下骨板生长更厚实且力学性能更优越。结论:低于软骨下骨板的丝素蛋白支架能较好地促进关节骨软骨缺损的修复,一定程度上提示着骨软骨支架新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2.
我国油页岩/中—低熟页岩油的资源潜力巨大,建立准确的描述油页岩原位热解的化学反应模型是实现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内相关研究大多借鉴现有的总包反应模型、平行一级反应模型、串联一级反应模型等,并且大多都是对总转化率的预测,不适用于油页岩原位加热开采产物预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油页岩原位加热开采的产物产率预测的生烃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生烃理论,构建连串平行一级反应产物产率数学模型;其次,开展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构建生烃反应路径模型,并对待定参数进行标定计算。所构建的模型能准确描述油页岩原位热解生烃反应过程,对产物产率进行预测,对油页岩原位热解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3.
164.
深部原位岩石力学理论研究是深部资源开发与深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传统岩石力学理论大多基于室内岩样的试验数据,难以考虑深部原位赋存环境与工程扰动的影响,使深部工程活动存在一定盲目性和低效性.从深部原位岩石力学的概念和工程角度出发,提出了深部原位保真取心原理与技术、工程尺度原位监测理论与方法以及实验室尺度原位模拟深部工程活...  相似文献   
165.
从乔姆斯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尽管对移位理论的解释不同,但移位一直被看成是生成句法学的核心思想.对乔氏的wh-移位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暴露其理论缺陷,并试图以原位生成观代替乔氏的移位说,使这一理论能更好地解释各种句法现象,从而实现经济性和充分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6.
为研究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区的应力分布及传力机制,以烟台夹河大桥为例,在桥梁体系转换过程中对锚固区布置测点进行应力监测。随后基于多尺度有限元方法,分别从宏观和局部尺度建立全桥杆系模型和锚固区局部精细模型,依据平截面假定在模型界面处建立控制方程,形成多尺度模型耦合。将关键工况下的测点监测结果与多尺度模型和局部精细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将多尺度模型用于主缆锚固区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模型可有效改善局部模型边界的圣维南效应,与实测值更为相符;锚固区整体以受压为主,主要受力构件纵桥向应力自锚固端向跨中方向呈增大趋势;压重混凝土与钢结构共同受力,使锚固区相应构件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主缆力首先传递至腹板F1、F2,然后逐步传递至底板,最终各构件受力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7.
针对单螺旋型、并联双螺旋型2种埋管形式能量桩在温度-荷载联合作用下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分析2种埋管形式能量桩的换热效率、桩体应变、桩体轴力、侧摩阻力等热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并联双螺旋型能量桩升温时温度分布较单螺旋型能量桩更均匀,2根桩的换热功率分别稳定在9.44 kW和9.70 kW,桩体平均每延米瞬态热交换值分别为726.2 W/m和746.2 W/m;桩体最大和最小应变分别位于桩体中上部和桩端位置;升温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分布呈上负下正,中性点均位于桩体中上部;2根桩由升温产生的附加压应力分别达到7.29 kPa和6.33 kPa,由降温产生的附加拉应力分别达到-4.06 kPa和-4.75 kPa,单螺旋型能量桩由温度引起的下拉荷载比并联双螺旋型能量桩增加了885 kN,在实际工程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