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教育   5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在中国人的日常口语中,"三长两短"属于委婉语,人们忌讳直接说死亡,而是委婉地用"三长两短"来代替。"三长两短"同时还指意外的灾祸或者事故。这个成语为什么具备这样的含义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原来,在古代,"三长两短"竟然指棺材的捆缚方法!在《礼记·檀弓上》对棺材的形制有这样的规定:"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相似文献   
32.
作者理论源自方法论诠释学,是阅读的基础理论。该理论主张恢复、重建作者原意,但又确认读者可以比作者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无意间颠覆了原意说。阅读可以有多种、多重意义,其中文本的本义与读者拓展、创造的引申义,才是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前现代批评理论乃至新批评理论都认为,文学文本有着确定的意义,文学阅读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原意".在实践中,这种理论把读者带入了阅读的困境,经常让读者深陷文本的迷宫不得其门而出.造成这种困局的原因,不是文本晦涩难解,而是文本阅读的理路误入了歧途.后现代批评理论另辟蹊径,高举"存在本体论"旗帜,突破了旧批评理论画地为牢的困...  相似文献   
34.
正关于人和文化的关系,德国人类学家修普勒斯纳做了这样的阐释:人天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始终生活在某种文化之中,其行为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阅读要还原作者原意。他在《读〈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强调阅读就是顺着作者思路,进入作者胸境。作为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作者,其思  相似文献   
35.
正还是在20个世纪90年代,我就曾注意到"同命相连"这个词语:与几个同命相连的朋友出来小聚,一开始大家无所谓地谈笑,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新民晚报》1997年7月21日)这篇文章题目是"落榜生咏叹调",是说几个落榜生朋友相聚时的心情,想洒脱而最终陷入苦恼之中。他们同是高考落榜生,应该是"同病相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对于文本主题的解读大致有三种观点:文本原意;多元解读;多元有界.文本主题虽有四种定义,其实不外乎两个方面——作者原意和文本原意.探讨两者的关系发现它们的本质相同.获取文本主题的途径就是细读文本,那种任意多元解读文本主题的观点确有偏颇.当主题与我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尚需学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由来已久,人们都把它看作不需要证明的原则,因而广为应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用理想状态代替现实情况的典型范例。典籍构成的四大质素无一例外都呈现出动态分布的态势,处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虽然行之有效,但它并不具备绝对真理的资格,其本身也是需要证明的一个范畴,应用它的时候应该加以甄别,以免过于理想化,从而影响到对典籍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38.
投稿须知     
《当代职业教育》2020,(3):F0003-F0003
《当代职业教育》/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为给作者投稿提供参考,提升稿件的规范化水平,本刊特作以下要求:稿件一般要求8000字以上。本刊对于准备采用的稿件,将视版面情况以不违背作者原意为前提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  相似文献   
39.
当前,图书质量越来越多地成为广大读者关注的问题,作者因图书质量而与出版社发生纠纷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在这些纠纷中,不少是作者喊冤叫屈:图书的内容与原稿不符,与作者的原意有出入,有的地方甚至与作者的观点相反.这种情况的产生,究其主要原因,症出编辑忽略了改稿的谨慎原则,对作者的稿件妄加改动,使得作品要表达的语义、观点以及作品风格等与原稿偏离,这严重侵犯了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相似文献   
4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还原意识,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