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除了行走和奔跑外,动物还发展了跳跃的方式以提高其运动的效率,在自然环境中增强迁移、觅食、寻找配偶、逃避天敌的本领。跳跃者遍及海陆空无论是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水生动物,甚至是爬行动物中,都有不少善于跳跃的种类。  相似文献   
22.
原生动物细胞微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化与编码α-、β-微管蛋白基因的种间差异和微管蛋白翻译后的修饰有关。微管蛋白翻译后的修饰包括蛋白亚基的剪切和拼接以及微管蛋白的乙酰化、多聚谷氨酰化、多聚甘氨酰化、酪氨酸化和去酪氨酸化等。此外,在微管的功能发挥过程中,两类重要的蛋白与之关联:一类是分子马达,另一类是微管相关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23.
变形虫是原生动物肉足纲的代表。本文介绍变形虫采集和培养的方法及变形虫细胞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4.
<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把课堂实验延伸至课外探究是大势所趋。在苏教版生物中,涉及到原生动物草履虫的培养与观察,在观察时会发现,水滴中不仅仅只有草履虫,还有许多其它的小生物在活动,这给观察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关键是对这些不速之客认识不是特别清楚。一滴水中到底存在着哪些小生物呢?最常见的植物界的种类有衣藻、小球藻、颤藻等;动物界的种类则有轮虫类(一类多细胞有机体)和原生动物(一类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见图1)全世界已发  相似文献   
25.
殷宁 《新高考》2008,(2):F0003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综合不同的结果,可以为全面认识物体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样道理,当我们用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去观察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常见原生动物—革履虫时,也会观察到其不同的面貌,从而揭示这种单细胞生物的生命奥秘。  相似文献   
26.
原生动物是一类形体微小,能独立生存的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数量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原生动物存在的价值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本文拟就原生动物在环境保护、农牧渔业、地质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作用加以概述。1 水质监测 在水质监测方面,许多原生动物对水体生态环境变化的反应要比仪器敏感得多。它们对水体中主要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耐受限和最适度,为评价水质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可作为指示动物,来指示特定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国外对原生动物在水质监测方面的作用研究报道很多,我国用原生动物来临测和评价水质的研究工作开展的也很活跃。沈韫芬等从  相似文献   
27.
从低等原生动物到高等哺乳类,所有动物都会逃避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表现出偏爱温度适中区。在一个有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中,能够运动的动物都会向一个较窄的最适温度范围集中,这种现象称为行为热调节或温度偏爱。这种最终适温被赋予以下定义:在一个温度梯度中,一个给定种的所有个体将最终都会向某一温度聚集,而不管它们在被置于这一存在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之前的热经历如何,这一温度称作最终适温。热偏爱反映了诸如动物新陈代谢、运动、繁殖和生长等生理过程所要求的最适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28.
高中现行教材中,利用黑藻的叶细胞观察细胞质的流动,但是许多地方无法找到黑藻,特别对于干旱的新疆地区,更是不容易找到。常见原生动物草履虫是初中教材中常用实验材料之一,草履虫体内有食物泡。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食物泡在细胞质内环流的现象,因而可以证明细胞质是流动的。  相似文献   
29.
30.
长达六七厘米、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原生动物,尾巴细长如老鼠的鼠尾鱼,浑身晶莹剔透的龙虾,含30多种金属元素的锰结核……比1956年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的深海题材纪录片《静谧的世界》更逼真独特的画面让世界为之惊叹——2011年8月18日,中国首个自主设计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凯旋,再现了5000米海底的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