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其广泛,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水分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如:淡水、咸水、温泉、冰雪,以及植物的浆液、细胞液,动物和人的血液、淋巴、体液,潮湿的土壤中等等.在原生动物中除了少数营寄生生活外,其它大多是自由生活的种类,而且生活环境,形态习性迥然不同,因此在采集前,必须对采集季节、采集区域,采集点的生态以及原生动物的习性加以仔细的考虑,一般来讲可分为:水域采集、寄生性采集和阴湿处采集.1、水域采集绝大多数的原生动物种类是漂移在水中或附着在水草上.对采集点的选择就十分重要.如果水域颜色发黑,并发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气体,或者在制药厂、造纸厂的废水区域,一  相似文献   
42.
赤潮是海洋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所谓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海水颜色出现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异常变化的现象,甚至还可能出现无颜色的赤潮,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总之,赤潮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内陆的湖泊、河流也可能发生赤潮生物疯长而引起水华(淡水中称之为水华,海洋中则称为赤潮)。那么赤潮究竟有哪些危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43.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目的基因中一段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且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快速与准确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领域的物种分类和鉴定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从DNA条形码的概念和特点、DNA条形码在原生动物系统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介绍,以期拓展中小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45.
根据变形虫的结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可在室温条件下自制培养液培养大变形虫,以及野外采集种源室内恒温培养蛞蝓变形虫。  相似文献   
46.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积极的情感是促进认识内在发展的动力。对于原生动物这样貌似简单而内涵丰富,即十分重要而又难于教学的内容,在加强感性认识的同时,学生良好的情感对于教学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下文是笔者粗浅的探索过程:1引趣设悬,诱发情境 新课伊始,创设一个生动诱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学习原生动物门一节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言:1986年美籍华人募捐向…  相似文献   
47.
《科学中国人》2011,(17):35-35
本期封面是白蚁(Reticulitermes tibialis)肠道菌群的微分干涉差显微照片。围绕着较大原生动物(10至60微米)的迂回曲折的轨迹较薄、波浪状的细菌是螺旋体,在该放大倍数下看不到病毒。目前,无论是宏基因组研究还是经典分离技术都不注重鉴定病毒的宿主。利用微流体数字PCR.  相似文献   
4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农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主要阐述了利用菌种、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一般原理、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9.
探讨了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4a露天菜地、1a温室大棚、4a温室大棚和常规农田4种耕地利用方式,在5月份和10月份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7个理化指标,分析了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依据土壤原生动物指标的性质采用层次递进判别分析法和综合相关分析法进行了3个层次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和10月份的结果基本相同;耕地方式对有机质、碱解氮、pH值、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影响;对纤毛虫丰度有显著影响,对其他类群丰度和多样指数无显著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综合指标正确区别4种耕地方式的有效率达91.7%;土壤7个理化指标与原生动物7个指标两两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直接相关性,但两指标群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系数.由此得出结论:耕地利用方式已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和原生动物群落总体上的差异性;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能够克服单一指标逐一分析的不足,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4种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总体关系.  相似文献   
50.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壤原生动物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防治有害生物、评价和监测自然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现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要概述了土壤原生动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生物防治作用和生物指示作用,并对土壤原生动物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