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2382篇
科学研究   21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111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37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时下,大学"去行政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大学"去行政化",要正确认识,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中国大学"行政化",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政治的原因,同时,更有大学自身内部的原因。大学"去行政化"要去的是"化"而不是简单地去"行政"。因此,中国大学要去"行政化",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总的来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基础;大学校长职业化是突破口;成立学术委员会,对学校学术事务起决定而非咨询作用是关键;加强立法是保障。而上述这些改革重点是落实在行动中。  相似文献   
92.
言论     
《当代教育论坛》2011,(4):128-128
六个人加六件事: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每月热点话题。 1月:杨元元之死 2月:《规划纲要》 3月:高校去行政化 4月:专家烧书事件  相似文献   
93.
94.
动词后"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问题,历来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论,不过,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拟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动词后"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问题.  相似文献   
95.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Maslach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通过实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实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实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分析,认为可以通过诊断、咨询、辅导等手段对实验教师职业倦怠进行调适和解决.  相似文献   
96.
高校过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政府与高校出现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与高校以及高校内部契约不完全的委托代理制度催生了高校的行政化问题。高校去行政化必须发挥制度诱致性变迁的作用,以契约和市场精神改造政府与高校及高校内部的委托代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97.
行政化是现代大学遭遇到的一个现实性难题。大学行政化滋生和助长了大学中的功利化、庸俗化现象,使现代大学陷入学术本位与官本位的价值冲突、学术意志与行政意志的权力冲突、学术群体与行政群体的利益冲突境况。去行政化目的在于把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大学还原为作为学术与文化机构的大学,彰显大学组织应有的学术特质或价值定位,永葆大学精神特质和学术品格,这也是现代大学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8.
针对高校智慧档案管理存在的不稳定、不安全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探索构建高校学生档案身份认证模块、文件真实性识别模块、档案数据安全传输与隐私保护模块、电子源文件储存与备份模块等。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等特点,提升高校档案区块链智能服务水平,打造集内容、用户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档案信息智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9.
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高校行政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向现代化大学发展的桎梏。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努力探索高校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高校行政化的影响,以及去行政化的措施,以推动我国大学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强月新  胡阳 《青年记者》2022,(23):24-26
独立性与开放性兼具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由于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媒介可供性以及新闻媒体的受众本位原则,新闻语言的开放性呈现加快趋势。新闻语言的独立性与开放性尺度须从专业化、规范化和差异化加以把握,要在遵循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为专业化注入新的内涵;要遵守现代汉语规范,用好用准网络语言;还要秉持差异化策略,与传播新技术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