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教师资格面试是标准参照性考试。民族考生在"试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暴露出他们对面试考核目标及测试标准把握不到位、考前准备不充分以及学科教学功底不扎实的现实情况,也折射出当前民族师范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民族师范院校兼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担负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和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伟大重任。为了把好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提高民族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和教师资格面试过关率,民族师范院校应在提  相似文献   
12.
制定实验计划是学生根据已经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假设,结合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一个良好的实验方案是保证学生顺利实施实验的前提。下面拟通过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要素——制定实验计划能力的评价作个探讨,以期对生物学探究能力的其他要素的评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评价的理论基础—PTA量表法PTA是primary trait analysis的缩写,意思是基本要素分析。这种评价方法是美国教师沃尔佛德和安  相似文献   
13.
分班一直是基础教育中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社会学界也有不少争议。通过对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潜能生”班的实例的讨论,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教育公平理念的弊端,并认识到应该肯定发展的教育公平理念。同时.从教育资源分配、尤其是教育公平出发,应该肯定“因材施教”这个古老的教育公平命题所导引的分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军 《考试研究》2013,(4):68-75
对外汉语课程测验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应使用标准参照性测验理论体系下的技术指标对测验进行项目分析和评价,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区分度)不完全适用于课程测验的项目分析。本文使用该理论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某次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冀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实验结果表明:对“掌握者”和“未掌握者”来说,题目难度总体上可接受,大部分题目的区分性能良好,虽然有的题目略有“瑕疵”,但值得保留,以提高教学内容的测试覆盖面及测验信度。有7个题目过难或过易,几乎不具备区分性能,需要删除或修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模参照性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程序,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利用正态分布规律,从公开新闻媒体获得的有限信息,预测当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近似值,对这指导考生正确填报高考志愿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冯至通过多种意象怀想了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获得了不同的人生感悟,而这些意象恰好与其同时期诗歌集《十四行集》有交叉重合的部分。教师教学可以诗集为阅读辅助,参照同时期意象,寻找二者的异同,通过比较的方式对《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进行深层次解读。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使考生适应高考要求、提高高考成绩,近年来各地市或一些水平相当的学校都会在高考前联合组织两至三次模拟考试,但测试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模拟试题的难度、区分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最为关键。本文结合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实例和自拟题,从正确理解难度、区分度的含义,高考对难度、区分度的要求,以及影响难度、区分度的因素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把握高考模拟试题的难度、区分度。  相似文献   
18.
项目反应理论在大规模选拔性考试试题质量评价中具有经典测量理论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按照分析常模参照性测验的程序和方法,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对贵阳市2011年高三英语模拟考试试题命题质量进行分析,再次证明了项目反应理论分析测验质量具有项目参数跨样本不变性、对被试特质水平的估计不受测验项目影响等优点,在基础教育考试命题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朱宇娟 《考试周刊》2009,(14):47-48
转喻和隐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本文通过一系列例句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二者在参照性和命题性等方面的区别,以期在英语教学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中对二者的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趋向动词基本语义的共性是"移动性"和"目标性",这也是其语义虚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汉语趋向动词逐渐引申出非空间位移意义,从表示领属、占有等关系转变的一般趋向意义,到表示动作结果的意义,再到从空间领域引申到时间领域表示时间先后的时体意义,呈现出从实词到虚词演化的连续状态。而"来"和"去"的"主观性"主要突显了动词结果的主观感知性,表现出了汉语动词特别是趋向动词的主观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