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50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75篇
信息传播   1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每年年终岁首,各种汇报检查蜂拥而至,学校也不例外。细看各校汇报、总结、工作思路,关键部分出现较多的词语是“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取得突破”等形容发展快的华丽辞藻所彰显的决心和伟大气魄,初次领略,使人信心百倍,精神为之一振,继而细细揣摩推敲,却又感觉空洞无物、怅然若失。  相似文献   
22.
诗歌是心灵的艺术,又是语言的艺术,它时刻记录着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苦难、欢乐和思考。一首诗记录的可能是一个诗人某一时刻的心情,而当我们面对各种流派的诗歌时,感悟到的却不尽相同。一首诗所包含着的诗人的情感、思想、价值观,能给阅读者带来精神世界无限的享受。一首好的诗,不能缺少真实的情感,因而,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古今中外的诗论家都把真挚的情感抒发视为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诗缘情而  相似文献   
23.
24.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学术译介,无疑都是转型中国的核心工程之一。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因概念套用所必然带来的含义遮蔽、混淆等问题,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封建'一词的古今及中外对译问题为例,一方面,尽管它在古今汉语语境中具有明显不同的意蕴,应当区分语境分别使用相应的含义,但是《宪法》所使用的含义却是上升至法律...  相似文献   
25.
仲长统的十六字小诗和两首《见志诗》有着先秦古老的四言体式,也有着游仙诗的品质,还有着魏晋发达的玄言诗的前兆。他的诗在行文中的流畅、干净、利索,使整体的诗与文都表现了一种力度。而这种力度对于以“怨而不怒”诗教大异其趣,而与后来出现的“建安风骨”有某种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6.
正十二月,上苍山一早起来,天气寒冷。先是按头天约定的分工分头准备。包括带上拌凉米线用的甜酱油,去农贸市场买米线、黄瓜、餐盒、筷子,再买上一点肉,到晓洁家里炒成又香又黄的杂酱,心细的晓洁再准备上腌菜、芫荽、花椒、蒜油、油辣子、花生面、梅子醋,外加一个小盆一只茶壶,妥善地安置在一个塑料提篮里。一一准  相似文献   
27.
小溪流生活在山脚下,绿绿的青山环抱着她,潺潺的泉水喂养着她。清澈的溪水映出身边的红花、绿草,映出头顶的蓝天、白云。细雨轻轻落下,小溪流快活地唱起来:  相似文献   
28.
林一凡 《大学生》2016,(Z1):32-35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大学生创业,优点是年轻;缺点是,太年轻了。他们缺钱,缺人,缺经验,缺对社会的了解……即使"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他们在第一次见投资人时,也会语无伦次;在管理比自己更有经验的员工时,也会尴尬地发现难以服众;在制定商业计划的时候,字里行间也会难掩稚气……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6号印发  相似文献   
29.
宫里人都传说四皇子季珂的府上藏着一扇四季仕女屏风,屏风金银错彩、珠玉为饰十分贵重。更重要的是那上面所绘四季之景美不胜收,而画中的佳人更是栩栩如生倾国倾城。季珂十分珍视这屏风.轻易不肯示人。  相似文献   
30.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沟通“正统语言”与其他语言系统间的词义关系的词学专著。它在语词训释实践中。反映了诸多训诂原则和训诂方法,开创了中国训诂中的“词义互释”方法和“义界释词”方法,为训诂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