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357篇
科学研究   65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2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52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翻着西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感悟人物通讯--采写经验50谈》,不觉想写点什么. 我与作者相识,已有两年的光景.两年之中,相见不多,通话不少.每逢节日,总要问候一下;出了新作,总要通报一下.其间,我们共同看过戏,喝过茶,吃过饭,相聚甚欢.先生为人我是知道的,先生为文我也是知道的.他待人总讲究诚字,诚心诚意地待人,诚心诚意地平等待人.他自处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作,不图名,不图利,只是为着爱好而写作.  相似文献   
42.
书信与日记,是中国历代文人使用最广泛的文体,也是档案史料的重要一页.书信,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电脑、通讯工具的日益普及,书信这一文体在传统生活中的使用逐渐被取代,然而我对其却仍未能忘怀.年少时家父短短的一封书信,在冬季里恒久地温暖着我的心.这样的感受,时下已难再重温.所以我对书信的好感,始终不渝.  相似文献   
43.
档案利用社会模式产生及发展的条件 吴剑梅在《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6期发表的《档案利用社会模式产生和发展的探讨》中指出:档案利用社会模式产生及发展的条件,分为“必要争件”和“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4.
很喜欢读新华每日电讯的“人物故事版”,常常刊登二、三则或三、四则人物故事,其实就是新闻里的人物通讯作品,因为所报道的人与事很使人感动,所以每次读到此版都会细看。  相似文献   
45.
协同软件刚柔并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东:“软件、网络与通讯技术的融合是IT发展必然趋势。这三大技术及其依赖的硬件与电信基础设施的成熟,使协同软件水到渠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6.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2):52-52
读一篇好的通讯不仅吸引你一段一段地看下去,而且过后能不忘记,令你时不时地回味那些感人的情节。《检察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12版刊载的通讯《香炉里的秘密》就是这样一篇好稿。它是山东省临朐县检察院检察官冯恩国用第一人称讲述的生动故事。这篇1300字的通讯主要特点是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在细节的描绘中凸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露出的神情,生动地显示了通讯的主题。首先是写“我”的心情。作者本人随检察院科长老张去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取物证。在路上,“我”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付某(受贿者的妻子)是一名农村妇女,丈夫(宋某)都被刑拘…  相似文献   
47.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仅应给人们提供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可供人们思考的思想价值,还应有让人们品味的审美价值。长篇通讯、报告文学之类的大型新闻作品尤为如此。从审美角度要求新闻作品,基本要义应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8.
《北京档案》2006,(6):46-46
2006年第3期《档案学通讯》贺军的章指出,我国档案职业的现状不客乐观,其边缘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其客观原因有三:一是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垄断,开放式的信息获取基本能满足大众需要;二是社会的民主意识增强,对档案部门不作为、不负责的行为和存在的体制弊端敢于说“不”,通过舆论宣传,影响档案职业声誉;三是档案职业客体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时滞性”更加突出,同时也加剧了其边缘化。  相似文献   
49.
《北京档案》2006,(9):45-45
2006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鲁瑶的文章,分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诸多新趋势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更多、更新的要求。人事档案工作作为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体现企业文化,为建立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服务。人事档案提供的人事信息应从原来的单一考核信息转向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信息,并在记录个人信息的同时注重组织、团队信息,保持个人信息与组织团队信息的联系和一致性。作为企业价值分配体系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在提供分配信息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对价值分配结果反馈信息的记录、更新。  相似文献   
50.
宗培岭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2期发表的《档案学理论与理论研究批评》中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析。作认为:我国档案学理论虽不够成熟,但在借鉴与自身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套档案学理论体系,为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较档案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更为重视,但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理论热点多,但研究深度不够.甚至热而无果.至今尚未形成一枝独放的、为国际档案界广泛认可的中国档案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