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3408篇
科学研究   890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528篇
综合类   272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4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作好我军登陆海域反水雷作战的工作,提出了水雷情报侦察,阻敌布雷,扫猎炸破结合,土洋结合,兵民一体等方法;系统论证了我军在登陆海域进行综合反水雷作战的方法。对我军登陆反水雷作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2.
鲁迅于《阿Q正传·序》中提出为“不立德、不立功、不立言、无姓、无名、无籍贯”的备受压迫的阿Q作传,以玩笑的口吻打破了封建传统观念中的“不朽说”、“正名论”和“立传通例”,呈现了现实存在对传统观念的重重悖反,也反映了鲁迅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的巧妙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953.
本文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僧尼形象分成市侩僧、侠僧、邪僧、儒僧四种类型,并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揭示出中国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反佛教倾向。  相似文献   
954.
国内学业不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学业不良研究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章从杂志、年份、研究的内容、对象、方法和作的单位分布等方面,对1990~2002年间学业不良的研究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与十几年前相比,国内学业不良的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55.
勃拉姆斯一直被当作一位在浪漫主义风潮中逆流而上的古典作曲家。人们常常这样形容: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情笼罩着他的创作,谨慎内敛地将他内心的激情一丝丝释放。对待音乐的态度如此小心的缘由,不仅在于他的生活个性,更在于他对前辈作品的高山仰止。历代前辈的旷世巨作让他深感敬佩与沉重,勃拉姆斯力图超越的意图与行动带来的"险阻"让他举步维艰。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他被冠以如何响亮的反传统的名号,他的创作还是始终摆脱不了浪漫主义影响的。  相似文献   
956.
957.
我校是一所有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原校址为兴国潋江书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红军总部的重要指挥场所,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指挥过反“围剿”战斗。近年来,学校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平台.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育人保证。回顾近几年来的党建工作.我校党支部主要突出了“三个注重”。  相似文献   
958.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产生的社会背景,主人公哈克行为与传统英雄表现的差异和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分析,《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哈克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反英雄色彩的人物。马克.吐温不仅仅是美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他也是创造反英雄形象的先驱。  相似文献   
959.
芽体是某些生物(如水螅、酵母菌等)在环境条件较好时,在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的“小生物体”,它与母体的形态、结构相同,只是个体较小,它脱落后可在自然状态下直接长成新个体。  相似文献   
960.
诸多电影流露出对僵化的教育体制的叛逆乃至深恶痛绝,中外亦然。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被导演视为禁锢思想和束缚人性的场所,荧幕上的校长大都是古板与教条的化身,个别敢于革新的教师虽受学生拥戴,但终都失败。电影的反教育情结,虽与导演的个性与阅历密不可分,但西式现代教育规制的反人性取向的确弊端良多,备受诟病。艺术乃至教育均须直面人的天性,回归本真,这在全球化的后现代当下成为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