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9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91.
<正>随着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的迅速普及,一些中学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更有甚者,荒废学业,并带来诸多心理问题。为此,网络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加大,其对德育的影响不容小觑。我校对中学生网络德育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已经通过主题教育课、班会课、周记等途径与形式展开了相应的教育活动。但激发我校对网络德育工作走向系统、全面和大范围关注的导火线却是一则网络疯传的"东北位育校园反抗事件"的视频。  相似文献   
192.
小倩  杨琍琼 《音乐世界》2007,(22):94-95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如果你被成千上万的吸血鬼包围着,你该如何穿越这末日地带呢?是奋起反抗、拯救人类,还是放弃抵抗,沦为行尸走肉?在末世的世界,只有你是传奇!华纳兄弟今年圣诞档重头片《我是传奇》即将上映,科幻大片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193.
周敏 《学语文》2007,(1):34-35
周作人写作《苦雨》的1924年前后,中国的思想界处于一种十分沉闷的时期。曾与乃兄一起并肩战斗、致力于思想启蒙运动的周作人,此时也愤激地对社会现状下了这样的断言:“中国反正是一团糟”,他感到了信仰坍塌的孤寂和虚无。但鲁迅是明知绝望却仍要“反抗绝望”,而周作人却走另外  相似文献   
194.
美国女作家伊迪斯.沃顿的长篇小说《欢乐之家》女主人公莉莉.巴特被其所处的男权社会定义为"无足轻重的他者",而她对于这一身份始终抱着矛盾的态度:一方面她妥协退让,努力想找一个有钱人做丈夫;另一方面又始终抗拒无爱的婚姻,三番五次拒绝富商贵族的求婚。分析她的矛盾态度及其原因,旨在呈现当时社会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95.
石墨清风 《家长》2012,(Z1):30-32
那天,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或指责对方,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也是命令。一般来讲,请求有两种选择:答应或拒绝。命令则只有一种选择:必须服从。"  相似文献   
196.
二十三、强中自有强中手:第一次钗黛之争【某珊主讲】在我们高中三年的岁月里,我亲眼目睹诸多感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其中有健康如钢牙妹和鱼刺、减肥女和酒窝男这两对一般的顺风顺水、十数年如一日的感情,也有像王致文和大姐、月蚀男和哀怨女那样的坚持得比较长久但最终还是随着毕业而分道扬镳的感情,当然也有像女班长和火眼衙内、小资女和阴郁男那样的从单方面热乎到双方热乎来得诡异去得也诡异的感情……有三角的,有四角的,有群角的,有被棒打鸳鸯的,也有反抗父母成功的,还有  相似文献   
197.
赵雪媛 《文教资料》2011,(36):226-228
贾宝玉和哈姆雷特,这两个不朽的文学形象通常被认为是悲剧的反抗者的角色。然而他们的反抗为什么不彻底?又为什么必然走向悲剧的结局?因为他们自己便是他们试图反抗的制度中的压迫者,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性格特征,都决定了他们的反抗只能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198.
父亲     
一直到上幼儿园我都误认为父亲的职业是摄像师,因为他手里总是拿着摄像机。据说我出生时,他非常激动,买了当时最新型的摄像机,黑色的机身闪闪发光。对我来说,被摄像是我生活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从我上幼儿园时起,每一次集体活动,摄像机都发挥着极其  相似文献   
199.
西西弗作为西方神话里的一个典型人物被不断地阐释和演绎,然而加谬却从西西弗的行为中读到了荒诞、品味到了生命.《西西弗神话》兼有文学的审美性与哲学的思辨性,通过对自杀、希望和离异、冲突、反抗、自由的分析逐步进入了"荒诞"概念的内核,并阐释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荒诞观.应该说,《西西弗神话》已超越了简单的文学"写人"与哲学"探人"的功能,而具备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导读作用.  相似文献   
200.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哈代深刻刻画了苔丝这个敢于同男权中心社会抗争的新女性形象,美丽善良的苔丝不断遭受命运的捉弄,最终成为"命运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