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狼爱上羊》,说的是两个本来是天敌的动物相爱的故事。当然,在自然界中,没有出现过狼和羊相爱的故事,不过天敌相爱的例子倒是有,那就是老鼠会爱上猫。一般的老鼠见到猫就会溜之大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老鼠不  相似文献   
32.
张爱玲的小说擅长洞察和规划人的心理。文章以其笔下人物的变态心理作为探究的切入点,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厄勒克特拉和俄狄浦斯心理、施虐与自虐心理、抑郁与恐惧心理等变态心理,并探讨了张爱玲摹写变态心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本文探讨张爱玲的人生体验与精神分析学说之间的关系,论述她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以独特的方式对沪港社会中的都市男女的诸种精神现象如潜意识,变态心理和各种情结进行逼真的刻画和深入的挖掘,显示了她卓越的精神分析才能,从而开辟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精神分析之路。  相似文献   
34.
<正>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命题者节选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之死的情节,其中第13题问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江苏卷给出的答案是: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很多考生反映这道题的解答有相当的难度,抓不住答题的角度和重心。我觉得考生在高考中出现这样的情  相似文献   
35.
周洁 《考试周刊》2011,(51):16-17
张爱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自身家庭的不幸出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独特的环境下将目光从社会受束到自身,对人性有深入的省察。多重原因使他摆脱了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塑造出曹七巧这一独特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社会转型时期女性婚姻的不幸和女性命运的悲剧,以及旧时代妇女的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36.
徐訏的小说,在一个个浪漫传奇的故事中,述说人物的梦境;分析人物变态心理的原因;同时还进行严肃的自我解剖,常常是深入人物的深层潜意识表现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37.
38.
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常常只注意到常态心理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忽略了变态心理亦以其非理性的强烈的情感和独创性对创作的巨大推动作用。事实上,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9.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川端康成是两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川端康成被喻为是日本现代文学之父,他们的文学作品固然代表了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差异性较为明显.但在其作品中却都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变态心理、梦幻表现、潜意识是常用的心理分析手法.本文就其作品的心理分析手法做了比较,并考究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40.
姚少霞 《文教资料》2008,(32):33-34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从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生活.女主人公艾米丽是南方贵族的后代,一个与世隔绝、不愿接受现实变迁的古怪女人.本文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艾米丽畸形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