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01.
业界动向     
台湾第一家西洋古书店开业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地区第一家西洋古书店——家西书社,最近在台北金华街开业。这是台湾地区第一家专卖西洋古书的书店,而结合西洋古董与古书的空间陈设方式,就连在欧美也相当罕见。  相似文献   
102.
李志峰 《职业圈》2012,(27):87-88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古书院煤矿位于晋城市书院街中段。全矿共有9个居民片区,常住人口5600余户17000余人,暂住人口1800余人。由于地处市区,矿村交错、人口流动频繁,治安情况相对复杂。近年来,古书院矿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原则,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在综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治安防控联动化、舆情汇集信息化、矛盾排查网络化、应急处置离效化、诉求表达畅通化、风险防范科学化”的六大机制建设,为员工安居乐业、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3.
千里之外     
《课外阅读》2011,(14):66-67
  相似文献   
104.
《诗经》——先民的歌唱。《左传》——诸侯争盟记。《山海经》——神话的故乡。《楚辞》——泽畔的悲歌。《孙子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盐铁论》——汉代财经大辩论。《天工开物》——科技的百科书。《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墨子》——救世的苦行者。《史记》——历史的长城。  相似文献   
105.
琳琳  延纯 《贵州档案》2001,(5):36-37
在我国浩瀚的古书中。有不少“敬老”方面的典故。这些典故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辑录如下,以飧读。  相似文献   
106.
曹之 《编辑之友》1997,(4):60-62
凡例又叫叙例、例言等,它是说明著作内容及编纂体例的文字。它对全书内容、体例的整齐划一是十分必要的,史书尤其如此。刘知几《史通·序例》云:“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今人吕思勉亦云:“凡有统系条理之书,必有例,正不独作史为然,而作史其尤要者也。与其炫文采作无谓之序,毋宁述条理、明统系,而作切实之例。”(《史通评·序例第十》)  相似文献   
107.
唐代是类书和诗歌的繁荣时期。现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三部类书与唐诗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官修类书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科举考试题目多出于此。帝王用类书编篡的方法提倡文学,导引诗风,从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其二,类书是唐代文人知识积累过程中重要的童蒙读物;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时“构思之古书”,是唐诗生成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109.
魏博节度使韩简,性粗质,每对文士,不晓其说,心常耻之。乃召一孝廉,令讲《论语》。及讲至《为政》篇,明日谓诸从事日:"仆近知古人淳朴,年至三十,方能行立。"外有闻者,无不绝倒。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  相似文献   
110.
郑艳华 《现代语文》2006,(8):127-128
"又音",有的称又读、又切、异读等,关于它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本文指的是韵书或古书注释中同一字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情况.对于<广韵>又音问题,学者都着重在考察又音的起源、性质、原因和分类等,对又音所反映的音韵关系进行研究的甚少,而且一般都从声韵调的某个大类或某一条语音演变规律入手,又音是否更全面细致地表现语音变化呢?本文试从<广韵>入声卷所有又音入手来探索这个问题,从而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同时,将又音与同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材料"谐声""韵文"所反映的语音情况(即古韵30部)互相参证,看看又音是否反映了上古声韵等的发展演变情况,为正确衡量又音在语音史上的价值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