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8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91.
丛茂勇 《文教资料》2010,(23):85-87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诸如文体不清、内容空泛、切题无力、结构混乱等问题进行了条理剖析,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探索,真正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92.
中国人对文章的重视源远流长。诗经的作用,古人就极其深刻的概括为兴观群怨;古人曹丕的《典论·论文》也有言曰:“文章乃经国之大事,不朽之盛事。”隋唐科举制兴起以后.人们对文章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正所谓一篇文章定终身,可见,重视文章写作自古而然。从广义上讲,作文也是文章的一种。  相似文献   
693.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所谓“收口”,就是结尾。古人云:“为人看晚节,行文重结穴。”古人在谈到文章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所谓豹尾,就是指文章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留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结尾是文章的压台戏,更要唱得精彩;也可说是大音余响,须唱得荡气回肠,韵味绵绵。  相似文献   
694.
2009年中考以后,各大媒体上陆续出现了不少中考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我也点评了上百篇2009年的中考佳作。经过阅读和点评,我有一个不小的发现:不少中考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是一种新“八股文”,即拿古人说事,靠古人“吃饭”,借古人还魂,演绎古人的故事成篇成文。通篇作文只是写三个(不多不少,恰好三个)古人,不是写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就是写苏轼、苏武、李煜,李清照、鲁迅等,似乎离了他们就不能作文似的。  相似文献   
695.
刘芳 《当代职校生》2009,(12):44-45
踏入21世纪的我们正是社会的人才,面临新的未来。我们要选择好自己的道路。一步错步步错,我们今后所走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都要三思而行。 古人早就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现代生活中同样也存在。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是社会所需,无高低之分,贵贱之别。只要爱岗敬业,勇于创新,那么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相似文献   
696.
《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1]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实,家教一直被中国古人当作兴国安邦的重要方法。中国古  相似文献   
697.
雨夕     
古人读书,向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美谈,也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妙喻慧人心目,而千载之下、百年之后,我辈埋首于青灯黄卷里,品读古人书籍,品赏古人关于读书的美妙比喻,更可见古人灵智和对于读书的会心。  相似文献   
698.
今人与古人相比,古人更会写文章。然而,旧学塾里并不教作文,更无《文章作法》之类的传授。这就不禁使人要问:古人的作文教学是怎么做的?很简单,“读、背、写”。日积月累,胸藏万壑,自然下笔成章。诗圣杜甫、词圣苏轼都是传统教学“读、背、写”培养出来的文章大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就是古人留给今人的最朴素而又最实用的作文之谈。  相似文献   
699.
错位的滋味     
古人做诗,讲究"滋味".梁代钟嵘在<诗品序>中力倡"滋味说",强调诗歌能够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他所说的"滋味",具体指"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就是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上,要细致而深刻,才能言近旨远,耐人玩味.  相似文献   
700.
一、如何“读文悟道” 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昧,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才能达到读文悟道之境界。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正如古人所云:“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