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649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190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152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54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戏剧教学法(Drama—in—Education)的提法起源于英国戏剧教育学者希斯考特(DorothyHeathcote),她曾以此词来形容自己的戏剧教学模式。其教学原理、目标、形式、方法等内涵丰富,涉及浓厚的人文教育、跨学科学习和艺术教育等层次教育目标。Drama—in—Education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被学者译作“教育戏剧”,这种教学法是通过设计和规划的戏剧程序,由教师在课程中,以戏剧或剧场的技巧,建立群体参与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激发创造力的潜能与合作精神,来丰富课程的内容、愉快地经历实作的过程,并促进学习动机和教学效果。教师以戏剧的手段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即兴表现,教师亦即兴反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2.
<正>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因为每当使用教育戏剧进行教师培训时,都对教师带来强烈的现场震撼感,而教师在其中迅速的转变也让我们兴奋和感动,这些印象久久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2007年开始我们将教育戏剧引入中小学教师培训,在不断的实践中,开始将教育戏剧的手法与心理辅导理论、实践反映理论相融合,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我国教师的培训模式。本文就这些年来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手法  相似文献   
153.
李新洁 《中国教师》2011,(17):29-33
<正>带着诸多的疑问与不解,我加入了"应用戏剧教学法"课题组的研究实践活动。随着培训的深入,我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逐渐变得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在专业技能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提升。参与"应用戏剧教学法"课题组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经验不仅让我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让我收获了许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4.
与历史悠久的戏剧创作相比,剧场性的理论探讨则是较晚的事情。在国外,最早将"剧场"(theatre)作为一个概念引入戏剧研究的,是19世纪初德国的奥.威.史雷格尔。到20世纪初,对剧场性的认识有所深化。但欧洲以剧为诗为传统,对剧场性的探讨一直处于批判与肯定的争议与起伏之中,经历了由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反现实主义的三个阶段两次转向。1919年,美国戏剧家乔治.贝克《戏剧技巧》的问世,对"剧场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此,西方戏剧界对于剧场性比较重视,20世纪30年代后兴起了"剧场主义"思潮,否定剧本的价值,消解戏剧的文学性。到20世纪50年代,剧场性研究在当代西方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场"论的出现拓深了剧场性的认识,并在60年代又兴起了"剧场意识"的潮流,抵御着影视对戏剧的冲击;在中国,对于剧场性的探讨是在20世纪开始的。1914年,黄远生在中国戏剧理论界第一次提出戏剧文学的剧场性问题。20世纪20年代,陈大悲、洪深、熊佛西等都重视剧场性,但都没有从正面展开研究,剧场性在戏剧界并未得到真正重视。进入20世纪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勃兴,剧场性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但除了向培良、洪深、熊佛西继续提倡,但没有涉及剧场性本质,直到曹禺的出现,才第一个有了明确的剧场性观念,始终将它放在首位。此后,剧场性并未被戏剧界真正认识。直到1983年,高行健在"戏剧观"讨论中首次明确提出"剧场性"概念,但既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认识不全面。到90年代开始,剧场性又被学术界重视起来,但仍存在不足。因此至今中外学术界和戏剧界对剧场性都缺乏全面的认识,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55.
幼儿园戏剧游戏是综合运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表达情感、讲述故事的舞台表演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创意戏剧游戏中,对提升幼儿的文化修养、健全幼儿的心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幼儿园戏剧的创编过程中,要立足于主题美与形式美对剧本进行筛选,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创意戏剧为载体,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素材融入其中,创设舞台,鼓励幼儿自主设计与表演,从而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提升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从戏剧功能的角度入手论述了重唱在音乐剧艺术中的类别,并阐释了音乐剧中重唱演唱风格的某种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7.
作为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奥尼尔凭借《榆树下的欲望》誉满天下。此剧本透过写作技巧、人物塑造,深刻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思想主题,关注人性本质意义。犀利剖析的笔触深深地吸引着评论家和广大读者。事实上,《榆树下的欲望》的艺术魅力与它的语言系统息息相关,因此从戏剧的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两方面着手,对剧本进行全方位的语言剖析,有助于戏剧爱好者深刻领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8.
人生如戏     
每每看过一部喜剧,想象人生每天这么快乐该多好;看过一部悲剧,陷入悲痛中许久不能自拔;看过一部生活剧,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恍惚间,到底是我在看戏,还是我在演戏。我想起流传甚远的庄公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  相似文献   
159.
本研究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教学理论,结合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探索戏剧表演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估体系,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0.
先锋派将创造"前所未有的美"作为它战斗的实践宗旨。在中国,孟京辉作为先锋派的代言人,其戏剧作品亦彰显着一种叛逆、前卫的姿态。通过反讽、抽象、主观意识视觉化等手段,通过人物表演和舞台效果的配合,孟氏先锋剧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奇感。然而,先锋派作为反抗文化危机的新奇制造者,它的发展总处在悖论式的挣扎中。一方面,当戏剧内容再无标新立异之处时,先锋派便转入对形式的创新,而新奇形式的日益成熟也就代表着它已沦为先锋派所厌恶的陈旧之物。另一方面,缺乏创新资源的先锋派只得大量借用媚俗进行反讽,通过玩世不恭的自我毁灭态度表现战斗姿态,而这也无法使它避免沦为平庸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