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639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190篇
体育   110篇
综合类   152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54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第一,课本剧的改编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文体转换的能力。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体的划分是非常森严的,一般都是以单元为单位,将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在语文课本中依次进行编排。这样一来,学生便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各种文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融通,各种文体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题材、主题、体验决定了体裁、文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文学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达,文体仅仅只是它的一种外在存在形式而已。比如忧愁、正义、爱恋、仇恨、眷顾、怀念等各种审美体验类型,我们既可以写成诗歌,也可以写成散文,还可以写成小说,更可以改编成剧本。之所以存在文体的分野,那是我们运用的写作思维和语言元素不一样造成的。这一点,在课本剧的改编过程中学生们有着深刻的认识。课本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有着戏剧的文体特征。课本剧首先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舞台动作来进行隋节的展开和故事的讲述的,  相似文献   
72.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东西、古今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以诗人对文字的特殊敏感,从东西方广阔的诗学土壤中吸取养分,从个人的历练中提升宽广的境界,造就了诗人独到的诗歌品格和美学特征,即纯粹的诗艺追求和独特的美学创造。  相似文献   
73.
长久以来戏剧被归类为文学的一种体裁,戏剧翻译的实践和评价多基于文学角度,而戏剧的本质特征戏剧性却很少纳入译者和翻译评论家的视野.本文从戏剧性出发分析了戏剧的文学体现和舞台呈现对戏剧翻译的影响和要求。  相似文献   
74.
胡澜 《大学生》2016,(Z2):58-60
很多人对剧院的印象大概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但俗话说得好,每一种高大上的背后,都有一群辛苦的工作人员。从志愿者到实习生,在经历了两届东京戏剧节之后,我发现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戏剧节从策划到闭幕的全过程,那就是:表面上淡定酷炫,内心焦土一片。作为戏剧节的一名幕后工作人员,策划时的头脑风暴,开演前的人仰马翻,跟一切麻烦死较劲儿和不服输。那些外人不知道的事儿,都值得过后拿出来好好八一八。  相似文献   
75.
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曾经火热荧屏,其扎实的剧本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戏剧性的情节设计、生动的人物形象、精良的制作质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显然,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北平无战事》并未拘泥于传统历史剧对严肃的主旋律主题表现与概念符号化的“高大全”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是另辟蹊径,将戏剧艺术的假定性与历史的真实性相结合,做到了艺术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振。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桀骜不驯又满身正义的方孟敖、严谨精细又忍辱负重的崔中石、满腔理想又悲观犹疑的梁经纶、兢兢业业又传统严厉的方步亭、正直果敢又忠于信仰的曾可达、见风使舵但又真性情的马汉山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位老者虽然戏份不多但足够抢眼,他就是焦晃扮演的燕京大学副校长何其沧,具有民国知识分子典型的两面性,集东方的传统性与西方的现代性于一身。  相似文献   
76.
曹禺戏剧中常常运用意象并置的诗化手段将看似散乱的材料进行“聚”与“收”的处理,以达到对材料深层寓意的充分挖掘。其意象并置的运用普遍而又多样;既有相似意象的对等,又有对比性意象的“跳跃衔接”,还有相同意象的多角度重复,它们与剧中浓郁的叙事性相互对抗,形成戏剧的内在结构张力。  相似文献   
77.
莎翁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一位忧郁的王子,忧郁是他主要的性格特征。马克思设想拿破仑帝国“没有帝国的胜利就好比设想哈姆莱特不但少掉了丹麦王子的忧郁,连王子本身都少掉了。”犤1犦可见,“忧郁”成了这个典型人物的全部魅力所在。1时代打击了他,让他陷入忧郁哈姆莱特的天性并非深思熟虑,也非忧郁寡欢,但一次次的现实打击让他不得不开始思考,以至于陷入到深深的忧郁之中。毕业于德国威登堡大学的哈姆莱特起初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心中有着对美好理想的期盼和对甜蜜爱情的憧憬。但父亲突然死亡,叔父篡位使哈姆莱特的理想遭到了沉重的打…  相似文献   
78.
本探讨了黑格尔悲剧美学中的情境理论,指出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情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联接了主观心灵与客观情势,普遍的理念实体与个别的人物性格,并且把矛盾、对立、冲突及运动变化引入了戏剧作品之中,在此基础上作指出,对于黑格尔悲剧理论中名的“冲突说”,应该将之放在情境理论的基础上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79.
浅谈本科专业英语课堂中的戏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教学是本科专业英语课堂中运用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增强教学互动性的有效方式,但由于其具有“文学性与表演性”的双重特性,教师必须讲究授课技巧,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0.
表现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灌注,一直存在于从“五四”直到40年代初的现代剧坛。导致剧作家接受认同表现主义的原因,是中国文学艺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东西方二种文化合流时相近的历史氛围,以及创伤主体的审美个性等因素在共同起作用。同时,纷繁复杂的时代环境、社会思潮、文艺整体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又洽谈室了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在提倡表现主义方面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