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42.
■:李先生,您好!您是我国史学领域中的著名学者,您的学术成就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诸多方面。大家对您的学术成就有一些了解,但年轻  相似文献   
43.
2009年11月的一天,当古文字学家张颔先生九十生辰庆典在山西省博物院举行之时,现场收到了一份来自97岁高龄老者的礼物,这是一份别致的贺礼,由此引出了两位文化老人交往的一段佳话。这一段佳话,映衬着两位文坛巨擘之间的对白与相互尊敬之情;更可以说是当代文人相重的最好范本,反映了两位享誉国内文化界的大学者之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4.
张颔先生今年已经93岁了。先生,介休人,后汉名士郭泰同乡。幼失怙恃,多经磨难,弱冠之年投身革命,戎马倥偬之际,写小说,办报刊,把玩文物,手不释卷。四十之后,渐入佳境,《万荣出土错金鸟虫书戈铭文考释》、《陈喜壶辨》、《庚儿鼎解》相继问世,牛刀小试,文革中以戴罪之身编撰《侯马盟书》,一时轰动,积数十年之功编纂而成的《古币文编》,则被誉为传世之作,享誉学林。  相似文献   
45.
《快乐阅读》2012,(17):2
郭沫若,一八九二年生,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一九一四年初抵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运动。一九一八年开始新诗创作。一九二一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一九二四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命文学。一九二八年起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有《郭沫若全集》行世。一九七八年去世。  相似文献   
46.
作为当今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文献学家,李学勤先生早期的治学经历却十分独特。从小酷爱读书,对符号有特殊的兴趣;他希望学习数理逻辑,考进了清华大学哲学系。考进去之后,由于自学甲骨文颇有成绩,被借到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再由于认识史学大师侯外庐先生的原因,又从考古所调到了历史二所做侯先生的助手,跟随侯外庐先生做思想史研究(直到"文革"后,李先生才完全回到先秦这一段从事研究工作,另文撰述)。  相似文献   
47.
一字之师     
李志 《教学随笔》2008,(Z2):130-130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诗人,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文豪,却曾夸赞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演员张逸生为"一字之师"。  相似文献   
48.
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学者研究古殳,由于背离了《周礼》与《说文》释殳,于所据失察,且讹传不己,导致一直“没有发现”古殳是什么式样的兵器,也影响到对甲骨文、金文之“殳”至今“其义不明”。我们则从《周礼》、《说文》出发,详加考究,结果发现“殳”乃是“椎”(捶)的古字,而甲、金文之“殳”正是其初文,终于解开了古殳何形之谜。  相似文献   
49.
宋雪琴 《成长》2020,(4):129-129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小学识字教学中仍然存在的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对汉字缺乏深入理解等问题,并从丰富教学方式和深化对汉字形、音、义的理解出发,对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究。例如:用“包”字作声旁,配上不同的形旁,就组成了“跑、泡、抱、苞”等;用“氵”作形旁,与不同的声旁组合,就是“江、河、湖、浪、海”等。  相似文献   
50.
郭沫若不仅在诗歌、戏剧、书法等领域的创作举世瞩目,在历史学与考古学、古文字学领域,贡献也十分突出。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研究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古文字学上,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方面,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古文字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