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08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题目阐述]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并不相同。每个人兴趣爱好不同,脾气性格不同,年龄经历不同,于是就有了对幸福的种种理解。写出你心中幸福的感觉,字数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82.
古诗文学习需要理解。那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理解的方式或途径是怎样的呢?当前最常见的方式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根据字义采取扩展、增补、调换、连缀等办法连句理解,并辅以同学交流和教师点拨。  相似文献   
83.
教材版本: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目标:1.读通顺古诗,理解诗意。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背诵《早发白帝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84.
2011年4月2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滕王阁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西宜春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5.
2011年第9~12期: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榜。其中,第9期为2011年现代文阅读试题好题榜,第10期为2011年古诗文试题好题榜,第11期为2011年中考作文好题好文榜,第12期为2011年中考试卷答题错题榜。这是初三学生熟悉中考语文试题样式、训练应试能力的好帮手,这是初三语文老师积累中考  相似文献   
86.
优秀的古诗文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在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要达到让学生“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要求,就应该让学生走近古诗文,从语言着手,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美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触摸古诗文中的情感基调,同时在产生了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与古诗文进行情感对话。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读、思、悟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7.
从江西省近年来的考试来看,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所占的比重都有增无减。拿中考来说,现代文阅读30分,古诗文阅读14分,占了总分的36.7%。但中学生普遍都反映阅读是语文试题中最难做的部分,失分也是最严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8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学习较被动,仅仅停留在背诵和默写上,难以感受古诗文的真正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8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能够体现出相关教育部门在实际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但根据实际古诗文教学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长久以来,古诗文的教学内容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组成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比较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底蕴,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善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高中语文古诗文现在存在的教学状况为背景,根据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相关内容部分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参考依据,针对传统文化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0.
在孩童时期能大量地记诵古诗文,对人一生的治学修身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在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学生要排除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的大障碍,体会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抓关键词、句让学生理解古诗,为古诗配插图,把古诗文搬上舞台,结合诗词意境开展创作活动等,都是古诗文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