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34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教材内容 选自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2.
小学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尽早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十分有益。但由于其产生年代久远,曾一度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古诗词教学的弊病在于以“字”解“字”,把鲜活的千古佳句缢死于苍白无力、毫无生气的解释中,仅有教师的苦心孤诣,没有学生的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23.
<正>■课标解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江西省中考语文在古诗词阅读方面的考查主要是诗句理解、文意领会、内容概括  相似文献   
12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审美的人文教育,应该把文学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5.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此时如能熟读背诵一定量的名家名篇,必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许他们此时此刻并不完全懂得诗歌的内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扩大,知识面的拓展,他们自然会领悟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6.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的瑰宝,其中很多揭示了园林植物学现象,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悠长。在园林园艺教学中,若能适量运用一些有关古诗词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同时渗透人文思想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7.
一、从题目入手,把准诗词的写作内容、写作对象题目是一首古诗词的核心,它基本上涵盖了写作的内容及对象,抓住了诗词的题目,可以弄懂作者的写作内容及对象。如《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  相似文献   
128.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解析能力。但是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发展现状来看,其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进而给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9.
为增强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善诱学生寻找古诗词的美感,让古诗词教学更有诗味;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古诗词教学更有趣味;创新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让古诗词教学更有动力;营造古诗词诵读的氛围,让古诗词教学更有活力"四个方面探究有效的初中"部编本"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0.
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重视初中古诗词教学,但存在课堂模式单一、作业布置呆板等现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材开发的规定,开发初中古诗词趣化校本课程,紧扣"趣化",趣化课堂教学内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作业布置、评价标准等的选择上,做足功课,力求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之精妙魅力,提高学生古诗词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