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32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中国古诗词中数词的英译——以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数词在中国古诗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考虑到诗词的文体特征、英汉文化差异以及数词的功能,古诗词中数词的翻译难度加大。中国古诗词中的数词可分为真实具体数词、模糊数词以及特殊数词。数词在诗歌中具有创造意境、展示意象、凸显情感、巧用修辞、增强韵律、叙述事件、抽象化具体和创造艺术效果等功能。以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例,对古诗词中的数词可通过直译法、改译法和省略法进行有效翻译。  相似文献   
62.
63.
意象是诗词意境的重要构成单位,在古诗词中有着特殊位置。意象既不是物本身,亦不是心自体,而是二者互孕共生的产物,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完美融合。"鸿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作为客观物的鸿雁,经过诗人独特的人文体验与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意蕴。本文试从建构类型上将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进行分类,并分析探讨其各自蕴含的丰富寓意。  相似文献   
64.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更可以丰富学生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现阶段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方法的不成熟以及课程教学的机械化等问题,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65.
艺术歌曲《幽兰操》由赵季平改编自韩愈的《猗兰操》,词曲恢弘大气,将我国古代诗词的博大精深与现代钢琴伴奏作曲手法相结合起来,谱写出了幽兰在山野深处,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的芬芳。对于歌唱者和听众而言,也能够通过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浓厚意蕴,培养起良好的文化修养来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66.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古诗词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意境教学的着眼点:整体感知,再现诗人所塑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挖掘诗歌意境,从而感悟、品味诗歌神韵.  相似文献   
67.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如何提高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效率,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对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8.
多媒体技术在《唐诗宋词》学习鉴赏上的运用,它开拓了教师诗词鉴赏知识的视野,并为学生学会鉴赏诗词,自主学习、自主鉴赏提供了帮助,且可以优化诗词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情感交流,拓展训练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我们的语文诗词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求得最佳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首古诗词都配有精美的插图。笔者认为,应该删去这样的插图,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代诗词都很有意境,大多数古诗词都是诗中有画。在弄懂诗意词意的同时让学生想象画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很有帮助,但是如果课本中配上了插图就局限了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在想象时总是围绕插图转,跳不出插图这个框框,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本年级课本中还没有出现《咏柳》这首诗时,我提前上了这首诗。学生在弄懂诗意而没有插图的情况下大胆想象画面,然后再把想象的…  相似文献   
70.
本文首先将古诗词中出现的色彩词汇分为非修辞性色彩词与修辞性色彩词,然后结合许渊冲先生的译诗"三美"论来探讨它们在英译中的处理.对于非修辞性色彩词,一般直译,但需注意色彩的变幻性和模糊性.而对于含特殊文化内涵的非修辞性色彩词,不应想当然地译为英语中相对应的色彩,而应采用意译,以求更忠实原文.还有一类词,虽本身不含特殊文化内涵,却也要采取意译,以使译文尽可能体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对于修辞性色彩词,作者分别从借代、双关、比喻这三个角度出发,阐明英译时应体现该修辞的手法,这样才能使译文保持原汁原味.此外,对于一些非修辞性色彩词,翻译时如果能适当地运用修辞格,将使译文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