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9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1 毫秒
61.
正本刊讯近日,中国妇女出版社推出了著名作家亦舒的两部最新小说:《三思楼》和《四部曲》。亦舒的言情、金庸的武侠与倪匡的科幻并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言情小说能写得这么出彩,受到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追捧热议,足见  相似文献   
62.
本刊讯近期,国内领先的女性文学门户网站——起点女生网旗下多部古代言情作品相继出版,《红颜劫之谋后》(起点女生网用名《谋后》)就是其中之一,该作是起点女生网人气作者离落城的最新作品。《红颜劫之谋后》由起点中文网出版中心联合国内第一家女性阅读专业出版机构——"悦读纪"合作出版,该书纳入了"悦读纪"的"红颜劫"系列小说,分为上、中、下三册,现已正式出版发行。古代言情小说在"悦读纪"是销售长期稳定的图书类型。《谋后》则  相似文献   
63.
台港学是中华整体学图谱中的学,是中华化框架内的同质学,具有相同的血缘与遗传。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地理环境、语言风俗,还是性格特征和化心理,两岸三地的学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特征。中华学的整体性,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4.
洋场才子是一群在上海租界从事艺作品生产和经营的人,是中国第一代职业作家,他们的学创作和化经营活动为开拓中国近代艺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开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5.
传统与现代之间--略论民初言情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民国初年的言情小说入手,以这一时期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创作为主要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大众心理状况,考察民初言情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对传统与现代的融汇.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来对民初言情小说做一次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66.
《现代出版》2013,(5):34-34
民国建立之初,一度出现过浮面的清明气象。政治上,人们信奉卢梭的人权说,拥护投票的普选制;精神生活上,人们主张“非孝”,提倡自由恋爱。因此,以控诉传统的恋爱不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为标志的言情小说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热烈欢迎。民初第一大畅销书一一徐枕亚的《玉梨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以一种自夸为“有词皆艳,无字不香”的骈体文笔,写成一部“蜂愁蝶怨”的“千秋恨史”,赢得了当时仿徨无助、多愁善感的青年学子和有闲市民的争相购阅,于十余年中销至30多版几十万册,开民初小说畅销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67.
去年以来,一些与古人“恋爱”的历史“言情”小说成了文学出版界的新宠,有人给这类故事起了另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叫“穿越”,  相似文献   
68.
姜倩 《四川教育》2009,(12):17-17
刚开学不久,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们总爱聚在一起看《恶魔之吻》、《裴多菲的罗曼史》等言情小说。而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群孩子将在六月份迎接毕业会考呀!与其让孩子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这类书上.还不如让他们背背古诗,读读与课本配套的课外阅读文选。  相似文献   
69.
现代都市的童话——论琼瑶小说的理想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瑶的小说一直被评论界视为言情之作,实际上它与言情小说相去甚远;而在明清描写文人理想的小说创作中似能找到其渊源。琼瑶的小说以真善美为内核,以男女爱情为外饰,为少男少女和准家庭妇女描绘了他们憧憬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70.
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构成中国文学的三维空间,从文学自身的特性来说,是应该跨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没有在正史篇章中提到台港文学,这一现象很值得深思。台港文学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同源支系,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应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得到体现,此事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