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论述了一名历史类的学科馆员,为了更好的对口服务院校教学咨询,应具备的历史学、识、才。  相似文献   
12.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非常契合,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今天,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从才、学、识三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师"前途"的看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必须具备才、学、识全方面知识。那么什么是才、学、识呢?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已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个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学史中的"史才四长"理论同样适用于分析外国史家。无论是从历史知识、写史能力、对历史是非曲直的判断与鉴别能力,还是对于客观信史的坚持来看,公元6世纪的拜占庭史家普罗柯比都是一位拥有"四长"之才的杰出史家。他的作品成为了拜占庭正史的典范,在拜占庭史学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他的三部风格迥异的作品也为相关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16,(3):86-88
史学、史识、史才、史德"史家四长"是史家著述的重要原则,也适用于现代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研究者应占有广博的资料,在进行批判分析后,以通畅鲜明的逻辑、客观严谨的态度来撰写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有意识地师法司马迁,他的文章中自觉不自觉地显现出史家笔法和史道精神.本文着重论述史家才、学、识与德四方面在柳宗元文章中的表现,并指出微言大义的著述理念和骚怨的主观情感是造成柳宗元对史笔与史道自觉追求的两大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对才、学、识三长分述很明确,但后来史学家对其中“识”字含义有不少歧见。借用当代史学新观念,重新剖析《史通》有关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可以确认刘知几才学识三长论中的“识”,指历史编纂学见识,而非历史见识。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规模最大的官修目录,具有很高的学术批评价值。本文主要从史家要具备独到的历史见解、历史撰述应当保持“公心”、“善恶必书”等方面论证了《总目》关于史家“史识”的批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