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51.
早在阅读《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时已熟悉了叶嘉莹的名字,感觉她是一个极敏锐的研究者,直到后来看了她的许多词学方面的论文更是钦佩不已,她的每一篇文章都试图在解决某个问题,  相似文献   
52.
冯延巳(903--960),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名句如"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他在中国词史上有比较大的影响。当代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在《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一文对冯延巳词有透彻的分析。冯延巳的词作,前人已作了很多中肯的评论。  相似文献   
53.
转蓬万里,根在华夏; 一世多艰,深情不变。 2013年岁末,北京——天津。 清晨,从被雾气打湿的记忆开始。  相似文献   
54.
朱虹 《出版参考》2011,(10):41-41
叶嘉莹位于南开大学的家,是一间普通的两居室,除了一整面墙的书,几乎没有什么装饰。采访叶嘉莹,想连续提出两个问题都是很困难的事。来访者很多,门铃和电话交错响起,她始终耐心接听,常常露出孩童样清澈的笑容,让人不敢相信她已87岁高龄。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二批重大招标项目的立项结果正式公布。由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领衔投标的“中华吟诵的抢救、  相似文献   
55.
叶嘉莹先生的著作因其水乳交融的中西文论修养和对作品独到而深刻的领悟,从而在前人基础上常常有很大创新,并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给人极大启发.在对晏殊词研究上,叶先生以情中有思的意境、伤感中的旷达、文本丰富的潜能、祝颂词的重新评价等方面有重大创新,从而使新中国以后倍受冷落的晏殊词重新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56.
2015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我正在报社加班,为此特意和一起熬夜的同事们在大大的会议桌前来了张跨年合影,也算“苦中作乐”。  相似文献   
57.
2006年12月2日,南开大学西南村叶嘉莹公寓内,两个醉心于古典文化传播的女性——叶嘉莹、于丹,经由中华书局穿针引线,遂得一次难得的对话。她们谈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她们谈对人生的感悟,无不予人以从容、优雅与温暖之感。  相似文献   
58.
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认为玄妙难解,如同谜语一般,千百年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引发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猜想。叶嘉莹先生在解读李商隐诗时,除了导引读者进入诗文情境中,认识李商隐充满悲剧的一生,及其诗歌独特的表现方法外,还特别提出如何欣赏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9.
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词讲授深受海内外学子及诗词爱好者的欢迎,堪称教学艺术的典范,为当下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古代文学教学应借鉴叶先生的教学经验,夯实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根基,努力实现从以文学史为经到以文学作品为本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尝试诗文诵读与诗文习作的训练,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与人格化育。  相似文献   
60.
纪媛媛 《文教资料》2013,(11):17-20
为发掘叶嘉莹诗词教学实践背后的支撑力量,文章从教育信仰、教学目标、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分析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旨在以大师经验为当代诗词教学课堂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