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两汉司隶校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汉代司隶校尉与周官司隶的一脉相承关系,同时探讨其设置原因及职权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西汉八校尉是武帝时设置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在内镇守京师,出外对敌作战,对整个西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涉及八校尉的史料也十分匮乏,众多学者对八校尉的设置目的及其归属问题,各家诠释各不相同.细考史料,八校尉设置的目的是用于对外作战,它是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不隶属于任何部队,直接听命于皇帝.  相似文献   
13.
秦汉楼船考     
楼船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后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步,楼船形制是不断变化着的,但其变化的总趋势是向着大型的综合性的战舰发展。至秦汉时,与春秋战国时期相较,楼船在形制和作用上已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其形制的变化,其在战争中的作用亦随之变化。与楼船相关的一些武职,如“楼船将军”、“楼船校尉”,在古代属临时差遣性质,事毕即撤,而非固定官职。秦汉时水军在古代分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同时地方归中央统辖。  相似文献   
14.
张卫东 《寻根》2007,(4):131-134
荥阳郑氏的来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中三川郡和砀郡,其所领诸县中分别有荥阳县和开封县。西汉时,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荥阳、开封两地  相似文献   
15.
昔时明月在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自开赛以来,受到很多学校及学生的强烈关注,大赛组委会也收到了许多优秀的稿件。本期我们仍旧从参赛稿件中选择出了一部分以飨读者。参赛是种勇气,更是对自己的锻炼。也请大家积极参赛,争取获得到北京大学参加决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戊己校尉是两汉设于西域的屯田官之一。但何以以“戊己”命名?其职能为何?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古代五行学说入手,认为“戊己”在五行中属土,居中央。因而对酉域诸国而言,“戊己”一词被赋了“中央”之意,戊己校尉代表中央行使汉王朝对西域的管理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戊己校尉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汉代对内徙羌族部落主要采用属国、护羌校尉和道的管理建置,这种多元民族管理建置具有各自不同的管理系统,职责和权限也不同,相当于郡县二级制的管理模式。其适应了当时羌族部落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也适应了汉代羌族部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一的现状,体现了汉代对羌民族政策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一、前凉初期与晋之关系前凉政权孕育于张轨任凉州刺史。公元301年西晋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张轨趁机主动上奏前去凉州。加之王族卿臣力荐,晋惠帝便正式册封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当时凉州鲜卑叛乱与盗贼横行并存,他迅速勘定叛乱并掌控河西,为前凉割据政权奠定了基础。史学界把公元301年当做前凉的开端。张轨是"阴图据河西"(《晋书·张轨传》)称霸一方,抑或"阴有保据河西之志"(《资治通鉴》卷89)对晋朝"弘尽忠规"?  相似文献   
19.
马浩 《知识窗》2011,(6):25-25
话,似乎人人都会说。张嘴就来.还要什么技术含量?谬矣.东汉时,李膺任洛阳司隶校尉,很有名望.家中常有官宦名流雅集。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洛阳。一日,孔融去李膺家,对门卫说:“我是你家李大人的亲戚。”通报之后,他便成了座上客。李膺问他:“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司隶校尉为汉武帝初置,在东汉时期司隶校尉的地位日趋重要,担任着京师百官以及京畿地区的监察任务。在曹魏时代,因为都城的迁徙,司隶部改为司州,长官仍为司隶校尉,沿袭两汉设置,在曹魏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往往皇帝或者当权者非常信赖的官员才能担任此职,考察清楚曹魏时代司隶校尉的任职情况,也有助于了解曹魏时代的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