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27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18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佚名 《同学少年》2008,(11):5-5
"行百里者半九十",事情越接近成功越困难,"善待"自己、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总令我们万事俱废。相反地,在我们身心俱疲之时,如果能够再坚持一下,也许近在咫尺的终点就会由海市蜃楼变为现实。坚持可以理解为一种不放弃理想的忍耐。  相似文献   
52.
叙事赋与中国小说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着録的赋分四派,第一是屈原赋等二十家,第二是陆贾赋等二十一家,第三是孙卿赋等二十五家,第四是杂赋十二家。前三派的分类标准为何,难以判断。最後一家杂赋,显然都是佚名的作品。其中“客主赋”十八篇,大概是用客主问答的叙事法。这种叙事法早在传为屈原所作的《卜居》、《渔父》里就已见到了。  相似文献   
53.
54.
众女兴谣诼,高文见苦辛。哲王终未悟,浊世若为亲。九死三湘水,千秋一放臣。平生怀美政,何意作诗人。这首五律是前年偶读《离骚3》时作的。自从诗人节被规定下来之后,屈原之为诗人,在历史上又多了一个证件。年年今日,文艺界的善男信女又得忙着开会纪念,给一些从来不关心文艺的达官贵人、贩夫走卒、  相似文献   
55.
56.
吊箱在黄河水文测验中已经普遍采用,且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低水调度测验,其优越性更加突出。吊箱不仅可以完成流量测验,还可以完成泥沙测验,这是流速仪过河所不能替代的。更重要的是缆道的弹跳比流速仪过河缆道相对小的多(由于吊箱的存在),提高了测深精度;另外循环索的松紧度不会对水深数据造成任何影响,这也是流速仪过河缆道无法比拟的;吊箱测验可以用于低水测验,而流速仪过河缆道在低水测验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流速仪过河缆道必须使用重铅鱼,铅鱼自身的高度制约了其应用水深的大小。从升降动力来讲,新建和改建的吊箱缆道均使用电动升降吊箱,吊箱的升降由电动绞车驱动,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电动吊箱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7.
屈原《渔父》所设置的"渔父"在后世不断增衍,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长廊。对于"渔父"现象的梳理从具性角度印证了屈原精神困境的深广性,有益于屈原《渔父》文本和屈骚精神的理解。屈原《渔父》对后世辞赋、散文等的检讨则显示了屈辞"衣被词人,非一代也"的深广影响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8.
屈原虽无主人身份却以主人自居,具有强烈的主人意识,除其与楚王同姓这一最根本的原因之外,这主要是由周代贵族诗人的影响、楚人的民族传统、屈氏家族的传统家风以及其自身的教养与经历所致。中国封建社会的士人虽然景仰屈原的为人、同情其不幸遭遇,但毕竟无保留地认同、效法者少,原因亦在于他们自居为帮忙者,缺乏“主人意识”。学者们对屈原言行———尤其是其死不去楚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让人心服,关键是囿于屈原的身份之争而未虑及其虽无主人身份,却以主人自居、具有强烈的主人意识之事实。屈原的“主人意识”虽不能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主人翁精神”划等号,但无疑是他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极为难得、特别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9.
从《楚辞》相关作品中可以看出屈原有着浓厚的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的产生主要源于楚人的文化传承。上世纪初相继有学者论及屈原道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关系,但是学术传承不明。梳理这段学术史,有助于把握屈原的道家思想,深化对其思想的认识,同时对于《楚辞》中一些是否为屈原作品的认识也有着积极的考辨意义。  相似文献   
60.
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除了广为接受的精神因素之外,还有物质现实因素使他离不开楚国。屈原作为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在楚国享有较大政治权力,这是他实现自己美政理想的保障;屈原在楚国享有丰厚的经济权益,离开楚国意味着这一权益的丧失,而他又不愿出仕他国或直接从事生产,所以将失去生活来源;家族与政权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他还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现实因素并不是主导,但对于塑造一个完整充实的屈原形象,则不得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