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1.
正在很多教学随笔或论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何指导学生背诵的文章,也经常看到老师通过\"范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几乎未见过教师\"范背\"之说。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每个学段都有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通过30年的教学实践,我体验到了范背的好处。一、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把握、驾驭教材要求背诵的文章,往往是名家名作,通篇都很重要;要求背诵的段落,基本上是一篇文章的重点或难点内容,或者是  相似文献   
12.
正\"打开书,你便开启一扇门。\"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近年来英文短剧表演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小学及广大师生的关注,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营造校园阅读氛围。通过外研社杯\"我是书虫\"阅读漂流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大力推广,主办方将持续推动全国校园双语阅读运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英语技能展示和表演的舞台,同时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成果提供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13.
9月1日,北京北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开业暨名家名作签约仪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你去参观印刷厂,一定会发现,每一秒钟,都有无数色彩斑斓的书页从机器口中吐出,然后装订成册,涌向无数的书城、书店、书摊。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一个国家,一天便有3000多本新书诞生。在这无数本还来不及变旧便被淹没的书中,有一类书,却一直散发着淡淡的温润的光,离我们不很近,但一直不远。书脊上,一个个名字闪烁如星:鲁迅、巴金、老舍、冰心、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与阅读》2011年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丰盛的阅读大餐。天使琪琪会同小读者们一起接触名家名作,提升思想素质和文学素养,提炼好词佳句,从中汲取写作技巧。刊物现面向全国征稿:一、阅读稿件1.原创的童话故事、科幻故事、成长故事、哲理故事、名人轶事等。2.推荐优秀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家名作。二、教师稿件1.名家名作的阅读指导文章。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和他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对世界名作《孤独的收割人》的深入剖析,来了解作者华兹华斯的人生之路,把握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写作手法,对作者和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庞旸 《教书育人》2007,(8):71-71
在与老一代知识分子、文化人的接触中,我注意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退了休,才能畅所欲言,说真话.比如-- 董乐山,翻译过《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九八四》等名作,获得过"中美文化交流奖"的翻译家,虽然年轻时代就显露出写作的才华,但直到晚年,退休前后,他才开辟了一个相对能够自由挥洒的领域:用杂文、随笔来直抒胸臆.他以锐利的笔锋,深刻的见解,抨击了文化专制主义,揭露了国民性中的弊端和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无情地嘲讽了封建主义传统和官场的腐败.成为知识界独立思考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学史上,改写和模仿古代诗文名篇是常见的现象,像屈原的诗篇,贾谊的散文,枚乘和司马相如的赋,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仿效者不可胜数。这种活动,首先是出于对名作思想内容的喜爱,仿其文体而抒发自己的感悟;其次,在艺术形式方面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如同书法和绘画教育中的临摹,是不可或缺的训练;再次,也是一种逞才献艺的文人雅事和争强好胜的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19.
邵建新 《教育文汇》2012,(10):46-46
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在中学语文界影响较大。笔者也是这本书的热心读者。我读的是该书的修订版,读后受益不少。研读中,笔者也发现本书有一处微瑕:作者在分析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时有一处“硬伤”。这处“硬伤”初版时就有,修订后仍未纠正。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早在20世纪初,自叶伯和先生发表了一部《中国音乐史》开始,有关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著述便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学术专著类,如杨荫浏所著述的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特点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有普及性较强的社科类读物,如田青执笔编撰的介绍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话》等;还有针对性较强的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史教材类型的作品,如夏野主编的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通识类教材《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等。这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著作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和课堂,也牵引出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献史料,如何使史料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对接,如何“拉近”枯燥的文字叙述与“活态”音乐的距离等,这些都被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过探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一书便是其中的优秀成果。该书立足当前音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略,以历史沿革为纲,将音乐史料、音乐文化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史的课堂教学,而且使无声的音乐史课堂转变成视听盛宴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