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602篇
科学研究   267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376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25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空间隐喻就是由某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的映射。人类活动本质上是在时空中的活动,多维空间中的人类身体体验可以说是最为直接、最易于理解、最易于体会的,而以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意义作为始发域,映射其他的认知域,并获取抽象意义的独特认知方式,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认知方式,其能够深刻揭示出语言表达与认知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基于此,本文拟从空间隐喻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英汉空间隐喻之间的关系,探讨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内容。  相似文献   
152.
以隐喻的社会认知观为出发点,采用Lakoff&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以世界500强企业和浙企百强的企业使命宣言以及相关媒体报道为语料,结合实例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通过中外公司企业使命宣言中隐喻使用的对比分析,揭示企业使命宣言中概念隐喻的特点及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53.
当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强调理性、突出理性时,我们却越来越不会思想了;当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保险”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济,乃至生命反而越来越不保险了;当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卫生时,我们的健康反倒越来越成为问题了。“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可以没钱:什么都可以有,但不可以有病。”  相似文献   
154.
论立象尽意之认知语言学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象尽意"虽源于《易经》,但却不是国人特有的表情达意方式,而是人类之认知共性。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立象尽意"实质上就是以意象、意象图式表征主体的认知与情感,其根据在于意象、意象图式之心理可操作性。就意象、意象图式之心理操作方式而言,"立象尽意"主要有直接与间接两条途径。直接立象尽意即直接选取特定物"象",寄托情思,表征认知;间接立象尽意即通过隐喻,将意象、意象图式从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给人启迪与遐想,或者通过转喻,让源域意象、意象图式为目标域提供心理可及。  相似文献   
15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确立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方式.基于这一理论,针对英语词汇的教学现状,阐述了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以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从而提升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6.
《边城》《荷花淀》《哦,香雪》三篇小说,从环境比较可看出,不同的“乡恋”“乡缘”“乡愁”;从人物比较可看出,主人公的命运差异和性格差异,个体在群体的参照下更显突出;从主题比较可看出,《边城》是乡土的标本,《荷花淀》是乡土的样本,《哦,香雪》是乡土的象征与隐喻。  相似文献   
157.
近年来,网络社交平台上出现的审美网红话语可分为动物类、形状类、动作类以及拟人类四种类型.基于Lakoff,Johnson对概念隐喻的分类,从本体性隐喻这一类别出发对审美网红话语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动物类和形状类审美网红话语属于实体和物质隐喻范畴,动作类审美网红话语属于容器隐喻范畴,拟人类审美网红话语具有拟人的特...  相似文献   
158.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由美国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著,本书作为当代语言学经典著作,是公认的认知语言学隐喻系统研究的开始,并在对国外的隐喻研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不但在书中指出隐喻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手段,同时也是人类所接触的言语词汇中的问题,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等增添了许多色彩。本书颠覆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隐喻的狭窄看法,使得国内外无不以此书作为了解隐喻的典范,打开了我们所不知道的隐喻世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9.
160.
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思夫词,真实委婉地反映了词人离别丈夫后的那种失魂落魄,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这首词运用了移情于物,以景结情;活用典故,借助隐喻;以身传情,声色双绝的表达方式。它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在词的语言方面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