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9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教育   17083篇
科学研究   2967篇
各国文化   203篇
体育   1209篇
综合类   848篇
文化理论   392篇
信息传播   13308篇
  2024年   370篇
  2023年   1484篇
  2022年   1522篇
  2021年   1641篇
  2020年   1354篇
  2019年   1136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958篇
  2015年   1585篇
  2014年   3020篇
  2013年   2279篇
  2012年   2611篇
  2011年   2555篇
  2010年   2136篇
  2009年   1914篇
  2008年   2468篇
  2007年   1650篇
  2006年   1319篇
  2005年   1339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548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闻前哨》2006,(11):80-80
日本读卖新闻社最近举办的一次全国舆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2.
2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以原始文献为主的服务方式受到冲击,只有深化信息服务,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4.
数字时代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藏书建设”概念的“文献资源建设”概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宏观文献资源建设和微观文献资源建设相结合,是当代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5.
一对龙这种虚幻的灵异动物的崇拜 ,在中国源远流长。汉民族很早就有所谓的”四灵”信仰。《礼记·礼运》记载 :“何谓四灵 ,麟、凤、龟、龙 ,谓之四灵 ,”据考证 ,这四种动物很可能是原始社会几个主要部族的图腾 ,图腾制度衰弱之后 ,它们就变成了人们畜养动物时的保护神。西汉时代 ,五行学说盛起 ,四灵信仰与之结合 ,四灵也就变成了镇守天地四方的神兽 ,称为 :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 (也有作“西方麒麟”的 )、北方玄武 (在龟的基础上加上了蛇的形象 ) ,四方神兽的观念后来被道教和中国化的佛教吸收改造 ,在民间影响很大。民间龙崇拜…  相似文献   
26.
军事体能训练的大脑机能能力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测量实验法对大脑机能能力与军事体能训练评定体能等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大脑机能能力和特征的稳定、均衡和灵活能提高体能评定水平。同时,不同大脑机能能力被试在体能训练的发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体能评定等级高大脑机能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7.
教育是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决定因素.人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高校学生工作亦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8.
马靖培 《新闻前哨》2006,(10):16-17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种类不下30种。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电视还会处于主导地位吗?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担忧。  相似文献   
29.
浮世绘是盛行于日本江户时代庶民的绘画,是以江户(东京旧称)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又叫江户绘。浮世绘的源流,早期与日本大和绘的屏障画联系密切,在描写闺情与寻常世态的绘卷和古典小说的木刻插图等风俗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描写民间日常生活为主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0.
元曲作家普遍地具有隐逸情怀,或是表现为宁静淡泊,或是表现为放荡不羁,但总体上都表示出对功名的不屑,对自适生活的向往。这种隐逸情怀的大量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