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985篇
科学研究   11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杨水晶 《海外英语》2014,(19):258-259,265
该文通过对英语、日语以及汉语比较结构的研究,从比较词,句法层面的词序和否定形式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差异。尤其是比较结构中形容词形态变化和语序相关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比较结构和人类语言中的共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982.
八、无限问题有限化  相似文献   
983.
英语中表否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使用绝对否定词表达否定以外,还可以通过单词、词组、句型和特定的句子等形式来表示相对的含蓄否定,这样既可以避免否定词的重复使用,也能使否定语气缓和而富有感情。笔者把一些常见的肯定形式表否定意义的表达法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84.
按照目前的通见,中国人有关阴阳的观念是形成于商周时期。然而,这种看法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它将中国人有关对立现象认识的实际生成时间大大延后了,并且也将这一认识的发展过程过于简单化了。人类的对立或二分观念早在采集的年代就已经产生或形成,可以这样说,对立观念是在人类童年期就已经建立起来的一种认识。新石器时期,对立观念已经在中国人的生活和生产中普遍显现,并且,当时的人们也已经开始通过图案来表达这一观念。到了周代的《易经》,图案始为符号所代替,同时借助符号来表达某种最初始的哲理。而在《易经》的卦象中其实包含有丰富的天象观察和天文知识,这也涉及太极图的产生。在此基础上,阴阳语词、概念及其思想也终于在西周末年出现了。至春秋时期,中国人围绕对立问题已经发展出十分丰富的概念群,并能够在这一问题上阐述相当完备且深刻的思想,进而达到一种形上思维的高度。而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是建立在知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与观念背后的知识线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5.
《易经》是一部卜以决疑的筮书。然而,其中有关"阴阳"即二分与对立的观念、思想却是俯拾皆是。文章通过对"—""--"符号与卦象中的"阴阳"、卦爻辞中的"阴阳"以及同一卦六爻辞之间的"阴阳"的考察,旨在对《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与思想有一基本的认知与把握,这对于思考《易经》在日后为何由卜筮之书上升为哲学之书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6.
"什么"可以在语用上对对象进行否定,"什么"既可以强化否定的力度,使语气更强烈,色彩更鲜明,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情感或态度,还可以弱化否定的力度,使语气更加委婉、含蓄。"什么"的这种否定具有不同的等级,利用【获益】和【受损】这两个语义特征,可以区分"什么"的强式否定与弱式否定。  相似文献   
987.
口语应答句中"才"和"就"具有否定的语用功能:"才"既可以对问句的预设进行语用否定,又可以表达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主观化否定;"就"则分两种情况,一种用法与"才"相同,二者可以互相替换且意义不变;另一种是对答句焦点成分进行的否定,这种否定同样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用否定。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这些否定句进行声学特征分析,我们发现不同位置成分的基频值域的高低变化以及时长的长短变化会影响带主观化情绪的否定性评述的表达,焦点成分基频值越高,剩余成分时长越长,主观化情绪越强烈;反之削弱。  相似文献   
988.
运用构式语法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口语中具有贬抑性否定意义的构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具有理据性关联意义的构式群的演化发展过程和生成机制。以"爱XX"为例的构式通过动词的实例联接、隐喻扩展和子部分的继承性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以表达说话人或听话主观化否定评价意义或贬抑性感情色彩的构式群。"转喻"作为内部转化机制,贯穿于整个群的演化过程中。在转喻的作用下,一个构式从前一个构式的意义中"推导"出新的意义,并通过紧缩、剪切等手段实现形式上的创新,最终形成了新的构式。  相似文献   
989.
形式逻辑的外延排除否定()与辩证逻辑的内涵反称否定(~)是一对呈正反对称互补关系的否定算子,它们对任意词项的非反否定之外延结果既有同又有异。通过对二极对立统一体和三极对立统一体之构成词项的非反否定演算,引出了此两种逻辑共有的"米"字型否定算法之外延结果和辩证逻辑特有的"日"字型否定算法之外延结果,并以事实为依据,验证了对此两种性质根本就不相同的否定算法之外延结果的同异性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0.
正名言警句,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那些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较为出名的话;从广义上来讲,是指有意义的,向人们揭示一定道理的言语或流传于世的谚语、格言等。名言警句因其富含深邃的哲理,具有较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故一直深受命题者青睐。如2011年高考上海卷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