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497篇
科学研究   17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质疑是入门的先导,然而学生往往“读书无疑”。这就要求教师“教有疑”。本文就课堂提问,从作用、准备、方式、过程等方面,说明只有“启其疑”才能“发其智,增其识”。  相似文献   
72.
在篮球专项课中运用理论启发、比较启发等启发式教学法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授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任玉静 《考试周刊》2013,(70):48-48
<正>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充分运用观察、类比、猜想、归纳、分析和推理等思维工具主动探索新知识,提高推理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在我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已走进了数学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是喊几个"时髦名词",变换几个"术语  相似文献   
74.
启发式在我国源于孔子,在《论语》中孔子阐述了他的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中,学生心求通而尚通,谓之"愤";口欲言而未能言,谓之"悱"。孔子强调:不到学生心求通而未通之时,不启迪他,不开其意;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不开导他,不达其辞。就是说,要先让学生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然后才予以启发、开导、指点,这就是"启发"。  相似文献   
75.
正学习英语首先要营造英语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要重视学生,发掘学生学习的闪光点,激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才是关键。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经常关心、鼓励学生,向学生倾注爱心,注意转变教师的多重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对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要尊重他们  相似文献   
76.
建国以来,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两个时期:单一的无偿资助阶段和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阶段。运用倡导联盟框架对这一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在政策的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两大联盟:"无偿资助为主"的联盟和"有偿资助为主"的联盟。为在政策子系统中拥有或保持主导地位,两大联盟在政策子系统外的活跃因素影响下,不断进行以政策为取向的博弈学习,而其相互博弈的过程最终也促成了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77.
针对当今大学课堂存在的"课堂冷漠"现象,本文分析了学校教育、学生学习和社会方面存在的诱因以及"课堂冷漠"现象对教师,学生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给出了改善和缓解这种现象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78.
针对理工科大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现象,以电工课教学为例,阐述运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9.
马莉 《科教文汇》2009,(26):133-133
启发式教学应重视创设问题情景,重视思想方法的培养,重视典型例题的演变深化,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0.
谢辉 《知识窗》2020,(2):71-71
一、教学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主线是回顾数数方法—感受十几的组成—明确数序。1.回顾数数方法笔者设计了一些问题,如说说图中有什么,能一眼看出数量的是什么,分别有多少个,为什么能一眼看出来等。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有序摆放,突出计数单位"十",并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